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2-09

2014年董啟章獲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他發表題為「必要的沉默」的文章,引起連串討論。事隔數年,《沉默發條》一書輯錄各方論述,再思沉默的可能。小輯收錄Edith So的書序、沐羽和彭依仁對《沉默》的回響。 (閱讀更多)

喜歡《入樽》,其實是因為挫折

現象 | by 鄧小樺 | 2018-11-29

我買下《入樽》最後五集珍藏,20至24卷湘北戰山王一役,那五集數不清看了多少次,至今仍然流淚。湘北山王一役,固然戰術情節佈局精彩,畫功上也把動靜快慢的辯證對比表達到淋漓盡致,但我覺得最好看還是心理上的經營。聖女貞德的名言:「所有的勝負,都在於一心。」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寫作教育】何福仁訪談(下):應該要有「失敗者的文學」

教育侏羅紀 | by 致寧 | 2018-11-27

何福仁:文學最忌簡化。我覺得諾獎詩人辛波絲卡說得好:「我不知道」(I don’t know)。你問有甚麽問題可以解決,我不知道。文學家,甚麼家都好,尤其是教育家,最難得的是肯承認自己不知道。W.H. 奥登在〈悼念葉慈〉一詩說道:poetry makes nothing happen (詩無濟於事)。文學作品不斷寫出來,你以為這個世界變好了嗎? (閱讀更多)

【單身動物園】宮澤賢治:幸福究竟是甚麼?

單身動物園 | by Giovanni | 2018-11-28

「當全世界的人都幸福的時候,才會有個人的幸福。」宮澤賢治說。這位出生於日本東北部岩手縣花卷市的國民級作家,以森林、田野和鐵道構築起一個獨特奇趣的世界觀,他所寫下的詩句,彷彿醞藏著撫慰人心的魔力,每當風雨飄搖的時刻,都會有人把它拿出來重讀一遍。童話詩人宮澤賢治終年三十七歲,他的一生都在追尋真正的幸福。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寫作教育】何福仁訪談(上):文學不做救世主

教育侏羅紀 | by 致寧 | 2018-12-07

按:文學館此前進行了一系列有關寫作教育的研究,感謝何福仁先生撥冗參與訪談,分享對文學寫作教育的看法。虛詞現轉載稍經刪整的版本,題目為編輯所擬。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弱勢】在亞洲教育前放一面鏡——我看《我的破嗝Miss》(Hichki)

教育侏羅紀 | by 鳥人 | 2018-11-15

《我的破嗝Miss》(Hichki)的女主角Naina Mathur就是個廿歲出頭、名牌大學first hon畢業、渴望找到份教育工作的年輕人,她最大的缺點也許是「打嗝」。對於這種神經系統疾病、自小被同儕欺凌、面試時又被校長奚落的遭遇,戲院在場觀眾予以最大的同情。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