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辭官隱居,展現熱愛田園、厭棄官場的真我本性,今天的中文教師,卻因教授《歸園田居》,潛進了白色恐怖的深淵。古文今讀,真的要小心中伏。 (閱讀更多)
要認真梳理黃霑,其實並不容易。黃霑出名,又到處留情,他離世時,來自民間的集體留言鋪天蓋地。說得誇張一點,似乎每一個留意香港流行文化的人都認識黃霑,心中可能都有一個自家的霑叔故事。黃霑自己說過,他其實是一個不太透明的透明體。他自幼喜歡大笑,性格開門見山,但思想和感情卻山外有山,由外表到內心,有一段不短的路。想認真認識黃霑,這段路,要再行。同樣道理,香港文化有趣的地方,在它行過的路。 (閱讀更多)
【紋心雕龍】系列第三彈!「聽說身上有明顯紋身的人,較易成為街頭上被截查的對象。這是否記載了舊社會的一種刻版印象?犯罪的人可以有紋身,但有紋身的人不等於罪犯。這種帶有系統歧視的反智邏輯常見於小報的標題,往往故意標劃「紋身漢」,作為江湖人物的一種借代。」 (閱讀更多)
有紋身的你每當在街上遇見紋身友,難免會按捺不住好奇心打量一下對方(的紋身)吧!如果回家躺平,一眾藝紋青又可以看甚麼?【紋心雕龍】系列第二針,小編為你精選十大紋身興趣者可以看看的書刊、專頁、節目,附上不專業小器短評,希望跟各位過一個愉快的中秋節假期。 (閱讀更多)
「紋身是甚麼,我今晚不知道喎?」每個階段總會遇過一些人和事,令各位藝紋青考慮刺針落墨,在一剎那痛苦後化作永恆。你有沒有一些令自己後悔的紋身?蘇麗真從Netflix真人show《Tattoo Redo》說起,大談令紋者尷尬,聞者爆笑的奇葩紋身,不單是論盡皮層上的美學災難,亦分享各位遭遇口舌攻擊時可用的自衛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