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恐怕新蒲崗直接會讓外界想到一幅工廈林立的街景,卻甚少與盤根錯節的樹木串聯在一起。然而樹木從未離開過幾經時代變遷的新蒲崗。由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樹心邊.新蒲崗》,邀請了多位本地作家及新蒲崗街坊參與,既有新舊兩代人,有本身並非居於新蒲崗的作家,亦有素人初次執筆投稿,圍繞「住、做、食、玩」的範疇,共同勾勒新蒲崗的社區日常,正好是一個擴闊印象,讓人重新認識此地的機會。
還要說下去嗎?《樹心邊‧新蒲崗》的「跨」何止三個,還有「跨」身份。書中除了眾多作家,還有多媒體藝術家(林靖風)、讀心理系寫字的人(野客)、就讀英文系著迷於中文的同學(伍凱彤),無數的街坊……他們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共同建構新蒲崗的記憶,發掘和保留新蒲崗的歷史。我們或者可以這樣理解,描述得越細緻,對這個地方的印象越深刻,不過還有其他新蒲崗的樹木,留待我們一一去發現,這又是否應該以另一種形式去回憶和書寫呢?
時至今日,恐怕新蒲崗直接會讓外界想到一幅工廈林立的街景,卻甚少與盤根錯節的樹木串聯在一起,然而樹木從未離開過幾經時代變遷的新蒲崗。由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樹心邊.新蒲崗》,旨在結集新蒲崗區內樹與人的故事,書中邀請了多位本地作家及新蒲崗街坊參與,共同勾勒社區日常,亦期望透過樹木書寫,重新建立新蒲崗與文學的淵源
你可曾試過於炎熱的夏天在一棵大樹下乘涼、向一棵大樹祈福,或者撿過一片落葉回家當書籤?香港每一個社區總有一些蓊鬱大樹陪你走過一段路,在葉落花開間,你長大了,樹木依然蒼翠如故,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以植物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社區,那會是怎樣的?」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樹心邊.新蒲崗》以植物書寫新蒲崗,書寫人對一個社區的印象與記憶。
雲浮浮,樹影茫茫,虎頭山(今稱獅子山)下有相隔而隱然相接之若干小村莊、小聚落和那小小恬淡的心。據王崇熙於嘉慶二十四年編修《新安縣志》,「官富司管屬村莊」下有九龍寨、深水莆、尖沙頭、九龍仔、蒲崗村、土瓜灣等名,俱半島古村,多為清初迫使居民遷界再復界以後,粵籍、潮汕、閩人及客籍諸人南遷所建,迭經大千幻變,有存有滅, 有破碎有閃耀,定神細觀,莫不似片片照眼琉璃。
樹與地方的關係本來密切,而我們值得向植物借鑑更多。如果以植物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社區,那會是怎樣的?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新書《樹心邊.新蒲崗》,收錄作家創作與街坊訪談,也有來自公開的社區徵集文章,藉此喚起讀者對於樹木、自然的愛護與認識之興趣,更了解新蒲崗這棵大樹的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