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小樺
南生圍是香港重要美景,近月多度發生無名火災,美景受到破壞,全城急痛攻心。保護一個地方,是否有憤怒咒罵以外的方法?「Make A Change HK」小組,結合港台「好想藝術」的支援,在臉書組織「寫一封情書給南生圍」活動,呼籲曾經在南生圍拍過情侶照或婚紗照的人一同回到南生圍,以「情書」的方式守護南生圍。
寫情書,原來也可以用地景藝術創作的方法。地景藝術家翁志偉、何柏基、兼任「導想員」的藝術家程展緯(「Make A Change HK」成員),帶領參加者,一邊重溫他們昔日在南生圍的記憶,一邊嘗試新的創意表達方式。
地景藝術的表態
地景藝術家翁志偉讓參加者在南生圍周圍隨意撿拾一些物件,樹枝、落葉、枯木都可成為創作材料,在半嬉戲的過程中,參加者了解大自然更加多。被丟棄的膠樽膠袋拖鞋底等也可以玩,這樣又可讓參加者留意到人類不經意行為對大自然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參加者表示學懂珍惜,「知道個地球唔係人類住晒」。
另一位地景藝術家何柏基則引入圖騰式的表達方式︰收集回來的物料原來是要砌一個圖騰,並把參加者自己的身體也加入圖騰作為伸延。圖騰表達著態度,有情侶用樹枝砌了個大的心型,飾以乾花蒙草,手拖手躺在裡面:「我想築一道城牆,保護南生圍。保護一個地方,你自己也要在裡面嘛。」
活化記憶 活化地方
他們玩得很開心,何柏基用枯木枝做了個「愛妻號亮炮儀式」,把一粒小泥用斷木彈得天高,哄太太笑得前俯後仰。許多個人的回憶都活過來,有位參加者說,以前在南生圍拾過一片樹葉給情人做書簽,「類似定情信物啦」,現在他們帶著孩子回來,一起撿著落葉。有人感嘆,十四年前來拍過畢業照,現在渡頭已是第五代的橋,「以前的草好像比較茂盛」。過去的回憶活過來,並以新的方式寫入新的內容,人和地方的感情延續並有新生,都一起活過來。這樣的地方,怎麼忍心讓它受破壞呢?
不少參加者帶著孩子來。對大自然的愛護之心,對一個地方的感情與投入,都需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這些「情書」/地景藝術作品,其實並非永固,或輕易隨風而散。但或者信仰情感的流動,方可發現更多可能?程展緯便說,「Make A Change HK」這次的「給南生圍寫一封情書」計劃,是「希望繼續釋放更多可能,看看人和這個自然還可如何相處,我們可以如何擁有這個地方」。
藝術的醫治
各人創作完成後,以航拍機從高空記錄所有的創作成果,甚是豐富。程展緯說,以往航拍機多是發展商用來做勾地圖,一種幫助佔地的工具,但他們現在用航拍來記錄一種與自然共享共生的美學。南生圍牽繫著許多不同的人,用自己的方法支持和保留此處。
有參加者說,大自然不能發聲,人好像做不到甚麼去保護它。而這次「寫一封情書給南生圍」的行動,無疑是為關心南生圍的人找到了發聲的方式。這其實是帶動著一種相當複合性的行動,既是藝術教育,過程中傳遞自然知識,且讓參加者表達態度。以創造的方式去表態,激發的是正面的情感,這可以讓南生圍儘早恢復嗎?或者,這是否也同時在醫治著我們的心?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好想藝術》(本集於5月20日播放),逢星期日晚上10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逢星期三晚上6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提供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