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香港首日票房突破657萬 哪吒以「反叛」文學形象顛覆中國傳統觀念 千禧年後再後港人飾演哪吒?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2-25

《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為2025年上映的中國奇幻喜劇動畫電影,為2019年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集,由餃子執導兼編劇。本片繼續以明朝小說《封神演義》為基礎,以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為原型,講述哪吒及敖丙經歷「天劫」之後,歷經重重困難並與敵對勢力相抗爭的故事。電影自上映以來,在全球多個國家造成轟動,成為多地票房黑馬。


截至2月22日,《哪吒2》全球票房(含預售及海外)已突破135億人民幣,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超越《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在香港,電影首日票房高達657萬,成為港澳影史上動畫電影開畫票房和內地電影開畫票房冠軍。至於海外地區,北美、東南亞等地區票房均突破億元人民幣,其中北美市場更在945家影院上映,更創下中國華語電影在北美發行的最高紀錄。


「魔性」V.S.「神性」自我救贖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1》於2019年上映,由餃子執導並與易巧、魏芸芸共同編劇,是導演餃子的長篇動畫處女作,亦為IMAX首部中國動畫電影。本片以明朝小說《封神演義》為基礎,圍繞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與東海龍王之子敖丙兩個角色展開,並在此之上進行原創,講述因意外差錯成為「魔丸」轉世的哪吒,面對命運所迫,沒有屈服,而是勇於抗爭的故事。


《哪吒1》在上映後,創下了多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是中國大陸上映的首部票房過20億、30億、40億、50億,單日票房過2億和3億的動畫電影,當時成為了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隨後被《哪吒2》打破記錄。


在《哪吒1》及《哪吒2》中,導演餃子將哪吒「蓮花童子」的傳統形象全新詮釋,以煙燻妝、尖牙與玩世不恭的性格登場,並為哪吒設計了「魔性」源於外界壓迫;「神性」則在自我救贖中覺醒。


反叛形象 顛覆中國傳統觀念


哪吒源自印度佛教神話的夜叉神,在佛典中「哪吒」作「那吒」,梵名為「Nalakuvara」或「Nalakubara」,古譯那拏天、那羅鳩婆、那羅俱伐羅。原父是佛教的北方多聞天王(Vaiśravaṇa)守護佛門與世間,經典記載一同為帝釋天屬下。傳入中原後亦納入道敎中,父親為托塔天王李靖,上有二兄金吒、木吒,哪吒排行第三。哪吒亦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是華人崇敬的神靈。


宋朝時經已出現哪吒為道教護法神的故事,宋洪邁在《夷堅志》中記載茅山道士以「那吒火球咒」來擊退石精的故事,「值黑物如鐘,從林間出。知為石精,遂持哪吒火球咒,俄而見火球自身出,與黑塊相擊。」到了明代,道教則出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共收錄神像一百二十餘幅,每幅像之後錄其姓名字號、封贈諡號、神靈事跡等,此書亦成為小說《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的故事藍本。


在《封神演義》中,哪吒象徵著「反叛」的神明形象。作為闡教第三代弟子,哪吒因遭龍王三太子敖丙的挑釁與其發生衝突,並用乾坤圈將敖丙打死,引至龍王的憤怒。為平息龍王的怒火及不連累父母,選擇以「剜腸剔骨」的方式自刎,其後在師父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得以蓮藕重生。哪吒的行為是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儒家倫理的否定,其蓮藕化身則隱喻個體掙脫血緣桎梏、追求精神獨立的可能,可謂顛覆華人家庭為重的傳統觀念。


2000年後香港鮮拍哪吒影視作品


作為家傳戶曉的神明之一,哪吒乃至《封神演義》經常成為電視劇拍攝主題,自1967年起香港電視台推出眾多經典劇集,包括陳寶珠的《七彩封神榜》(1967年)、方國珊的《哪吒》(1986年)、羅敏莊的《西遊記(貮)》(1998年)、陳浩民的《封神榜》(2001年)等,成為哪吒主要影視作品的集中地。偶有來自中國或台灣拍攝的電影或電視劇,如遊龍的《封神榜》電影(1969年)、何威的《封神榜》(1990年)、林志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年)。


然而,自2000年起,香港鮮拍攝有關哪吒的電視劇,其重心開始逐漸北移,使中國成為哪吒題材的影視重鎮,讓內地導演及演員詮釋他們心中的哪吒形象。當中呼聲最高且知名的為《封神三部曲》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儘管2016年,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與能量(天津)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合拍《哪吒與楊戩》一劇,再次由香港演員王祖藍擔演哪吒一角,惟劇中演員高雲翔在澳洲發生性侵事件遭到內地封殺,令劇集遭到禁播,迄今為止未再有任何港人飾演。


《哪吒2》的成功,除了有堅實的古典文學作為藍本、多年累積的影視作品經驗,亦靠着高水平的作畫及劇本深掘哪吒的哲學命題進行延伸,使其成功在海外、中國、香港市場獲取不俗的成績。近年,不少中國創作者亦有意將中國神話推出海外,例如早前的《黑神話:悟空》受到全球遊戲迷廣泛青睞。各位讀者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未來以中國神話或文學作為藍本的作品,能否複製它們的成功,在全球造成另一次的轟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編輯推介

我看到的《2046》

影評 | by lvymoksha | 2025-02-25

《命運》交響曲

小說 | by 盧頌熹 | 2025-02-21

情人節必看愛情電影! 麥曦茵X月巴氏X陳煒舜X鍾雪瑩私藏片單

現身說法 | by 麥曦茵, 月巴氏, 陳煒舜, 鍾雪瑩 | 2025-02-13

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