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自2016年創刊以來,文藝評論雜誌《Sample 樣本》至今出版了29期,去年12月因為資助中斷的緣故,實體雜誌暫時停刊,然而團隊仍然繼續運作下去,並預告未來將有更多發展,包括各項出版、發表、研究、展覽計劃,期望以更新的面貌與大眾見面。團隊在社交平台總結2022年的帖文,表示他們將會「停刊不停步」,今年1月完成「着陸異星 GROUNDING」展覽後,亦宣佈將會出版相關的計劃紀錄。)
《Sample》在2022年12月出版第二十九期「時間電影院」,是他們在藝發局資助下最後一期。資助稍停的當下,《Sample》宣佈停刊,靜待重整旗鼓。
《Sample》辦公室裡有張桌球檯,那時我看著他們逐層搬上富德樓八樓,有次深夜跟葉總在線上喝酒,還看見Alan跟銘輝在後面打球。在桌球檯上放兩塊板,就是他們開會的長檯。牙朗說,有時深夜打打吓波,只因某個人說了某句話又會回到「認真mode」,開始嚴肅討論。桌球檯的一體兩面,是《Sample》給人的印象。
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在2016年創刊,編輯成員有過不少變動,但核心成員還是總編輯葉梓誦、編輯虞興華、陳家朗,還有兩年幾前加入的胡文釗(Joris)、項目統籌阿芝,幾位實習生Edgar、Emma、Derek。
訪問Sample編輯部時,他們正在做最後三期的準備工作,題目是太空旅行、行星改造(Terraforming)和時間電影院,太空旅行比較好懂,Terraforming就是異星殖民,以科技調整異星的生態系統來讓人適宜居住,時間電影院想處理的則是時間旅行的問題,為此他們正在讀物理學家Ilya Prigogine和哲學家Isabelle Stengers的著作Order Out of Chaos。當我們還留在地面,Sample仝人已經想到宇宙去了。
跨學科探索
這三個題目其實在一年多前已經決定,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做資料搜集,開讀書會,讀書的量大概是歷來做過的題目當中最多,特別是行星改造,在前期資料搜集時發覺要接觸的知識太多,「Terraforming本身就是個很有趣的題目,它橫跨人類世與太空想像,既可延伸至科幻,也可延伸到科技史,對我們來說很刺激,相信很多讀者都會覺得吸引。」
《Sample》雖然以文藝雜誌定位,內容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有人笑說似科學雜誌,例如他們曾經以海洋為主題(《海洋四維體》),研究各地海岸線跟政治經濟法律生態的關係,在《昆蟲的後人類時代》中探討昆蟲生物科技,又做過諸如氣候(《今日天氣預報》)、金融經濟(《末日投資策略》)、物流運輸系統(《親愛的乘客,我們離開吧》)、公共衛生(《防毒硬件檢測中》)等題目,比較玩味的則有《妖怪的後現代生活》、《魔術師的秘密道具箱》……如此多樣的稿題,意味每次都要接觸跨學科的知識,看大量的書,然後尋找自己能評論介入的位置。對他們來說,無論是文化研究、評論、哲學或者科學——人類世、新唯物主義、物導向哲學……——最終都跟文學有關,「透過思考那些新思潮帶來的新知識,最後會得出不同的看事物的角度,再用那些方法來思考創作。因為我們想從文學裡看到的,是新的理解世界的方法。」
「我不是要另一個人看世界的方法,而是要另一套看世界的方法。」比起單純對生活現實的反照,將個人經歷改頭換面再寫出來的那種文學,他們更期待能打開新視野的文學,於是不住地從各範疇裡探索,不論是神怪、推理、科幻抑或恐怖文學,「我們沒有強烈地區分嚴肅文學與類型文學,那些作家寫的時候也未必真的以這種思維去想。」透過各種領域的知識擴闊視野,再用不同的視角來回看文學,或許就會對文學有不同理解,他們更想做的是,推動人去想其他事物,「我們現有的,『香港文學』這個詞語所代表的東西,以外,可以有什麼發展的路向?」
新生代的實驗場
「個別作者各自都有他們尋找新路向的方法,始終每個人都會對上一代或者以前的人有不滿,想尋找新事物,我們作為雜誌團體,想將這些個別力量統合起來,所以每期做一個主題,可以探索更多同一個題目的不同面向,同時可以拉更多人進來一起討論。」
《Sample》聚集了不少年輕作者,有些剛出版第一本書,也有些準備出書,雜誌裡除了專題探索外,也設有跟主題相應的創作欄目,不止一次聽有作者說,《Sample》出的題目好「難寫」。例如第廿一期《遊戲超寫實》,探討遊戲與現實如何互相扣連,在創作題目裡,他們找了幾位作者寫遊戲評論,評論不存在的、虛構的遊戲,也就是他們首先要虛構一隻遊戲,再就那隻遊戲寫評論,虛構中再虛構,就好似波赫士引用不存在的作品。「本來沒想到弄得這麼複雜,但有趣的是,好多作者又會陪我們玩,每次有新的題目都會發現有些作者,『原來你寫這些係可以好睇的』。」
「同一個作者寫純文學是一回事,但我們給他一些畸呢稿題,他又可以寫得好開心寫得好放,對他們來說,這裡更是實驗的地方,或者讓他們嘗試不同創作規則的地方,多於是為了結集或者下一本書而創作,這樣也不錯。」
除了文字創作,《Sample》由第二十期開始有個名為「Project」的藝術創作欄目,構思是邀請年輕藝術家,就每期主題「研習、創作,呈現工作過程中的思考痕跡」,創作新作品或延伸自己本身的創作,負責的編輯Joris有感年輕藝術家比較少機會講自己的創作歷程,只是單單展示作品或者靠做訪問,「我就覺得既然《Sample》也不是追求完整結果的地方,不如找他們來玩吓。」後來發現《Sample》在視藝界別也頗受歡迎,這是他們始料不到,「現在的年輕藝術家好熱衷去找未知的新事物,新到不知怎麼解決,《Sample》有部分就是這樣的東西,可能我們自己都未解決到,在『Project』當中我們就互相交流想法。」
好奇心是一切
聽說《Sample》編輯部眾人各有「擔當」,好像Alan擅於廚藝,牙朗負責調酒,葉總則喜歡深夜在IG發意粉圖,他們認真鑽研的還不只是學術和文學。去年十二月,他們在逸東酒店的藝廊Tomorrow Maybe辦展覽,邀請四位藝術家就行星改造和太空旅行的主題來創作,「雜誌的內容會傾向科學史和文化史,例如NASA在做什麼、科學家如何理解外太空等等,但在展覽裡,就會用行星改造的角度來回望香港,如果我們有能力將外太空的星體用科學的方法調整它的生態系統,我們亦可以將相同的技術應用在地球上。這是對近十幾廿年大家經常講的人類世、氣候變化、全球化的回應。」
為著展覽他們還請了中大講師帶他們到赤洲實地考察,他們希望展覽裡有地質學和地理學的基礎,「赤洲的土地是紅色的,沙裡有氧化鐵,附近曾經沙漠化過,也可能有不同的生物出現過,糧船灣那邊曾有海底火山爆發,而赤洲隔離的東平洲,是香港境內最年輕的土地,是地震震出來的,我們現在叫『香港』的地方,之前有它自己的地質歷史,如果你以國家政權來看一個地方,你就只能以政治、經濟角度來思考它,但如果你對土地有更多理解,就有多幾種不同的切入方法。」如何重新思考土地,用什麼方法來感知那個地方,意味我們能建構出什麼樣的知識,「我們想透過外星的角度,或者說一種行星思維,來重新理解世界,地球作為整體,而不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板塊。」
未來他們也想跟更多不同機構合作,做研究或策劃不同項目,或者跳出雜誌的框架出版書誌,「其實我們也不是有什麼expertise,只是純粹想在做雜誌的過程中,能夠滿足好奇心,也期望我們的好奇心能牽動其他人,跟我們一起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