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化閱讀習慣會讓紙本雜誌消失嗎?——曹疏影、鄧小樺《VERSE》雜誌節對談

報導 | by  沐羽 | 2022-05-25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雜誌、文化與深耕社區的魅力與工作內容,台灣《VERSE》雜誌在五月七、八一連兩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2022 VERSE 雜誌節 One Page Festival」文化節。雜誌節於第二天邀請到鄧小樺、曹疏影兩位香港資深媒體人作對談分享,題目是「香港文化媒體地景」,並由台灣詩人鴻鴻作主持。


兩人先從多年的媒體經驗開始談起,分析香港媒體的生態內容,然後各自針對這個從紙媒慢慢轉型到網媒的世代,分享她們所在的媒體採取了甚麼策略來應對。在年輕一代的閱讀模式轉變過後,紙媒在不遠的將來會徹底消失嗎?香港人的功利性格會越洋影響到台灣人辦雜誌的品味和辦事模式嗎?在九十分鐘的對談裡,她們就著這些話題展開了精彩的碰撞和闡述。


媒體是橋樑,連結內外


對談先由曹疏影開始分享,從哈爾濱出生到北京讀大學,並在香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她,講述了來香港之前已在中國北方接觸過香港的《Cream》雜誌,對當時尚是學生的她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後來到了香港求職以後,她開始尋找自己的位置以及想要做的事。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明報》周刊。


這份被鄧小樺形容為去剪頭髮時必然會拿來翻閱的雜誌,分為AB兩冊,從娛樂到深度無一不包。當時的明報周刊走得相當前面,1995年會派記者去戰地直接報導波黑戰爭,2006年也大幅報導了香港保衛天星碼頭之戰,在國際和本土兩方面都落足心力。後來曹疏影轉職到《號外》,也剛好碰上了雜誌正在轉型成議題平台的時期,於是她訪問了長毛梁國雄,也讓當時還在學民思潮的黃之鋒等人上了封面,引起一時熱烈討論。


「雜誌是一條橋樑,」曹疏影說:「讓這邊的人能過去,讓那邊的人走過來,而雙方的人會在橋上相遇。」


說到雜誌連結相異文化,曹疏影特別提到台灣人對於香港的刻版印象:功利。也許這是一種商業形象,比如說《號外》在最早期是反映及塑造了中產品味的,又比如《明報》周刊,以一種冷抒情的方法排列出大量的事實真相,追求速食。然而,曹疏影並不認為商業環境必然會造成文化沙漠,反而能讓文化人能在商業環境裡開創出自己的獨特狀態,及寫出深具個人特色的作品。而鄧小樺亦補充,情懷(Sentiment)這詞有它的曖昧性,剛好座落在肉麻和深度之間,反映了香港媒體的特色。


在商業社會環境裡,近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深水埗大南街的文青進駐。從《號外》離職後,曹疏影到《端傳媒》文化版任職至今,並策劃了一個大南街專題。她舉余婉蘭一篇報導〈攬炒過後怎麼辦?深水埗大南街,香港後運動時代一個街區的實驗〉為例,講述商業行為並不是負面的,相反,雜誌和文化應該深入處理它,報導它,讓它介入社會,開放更大討論空間。


線上化年代,流量掛帥的陷阱


鄧小樺直到2011年前,都不曾試過擔任全職工作,她形容這是一種挑戰。但是同時,這也是一種彈性以及能大量涉獵各式雜誌的方法。與曹疏影一樣,她也列出了過往的媒體工作經歷,不過與曹隨著個人經驗的順序分享不同,她列舉了同人雜誌、資助雜誌和網絡化三個特色來逐個分析。


在一個功利、迅速以及講求冷抒情報導情懷的社會裡,鄧小樺認為同人雜誌是一個能維繫個人獨特性的媒體。整個生態是磨蝕的,但如若《素葉文學》及《大拇指周報》等同人雜誌都能培養出作者,而這是商業環境裡一道獨特的風景。而受資助雜誌則是香港的主流,如《虛詞.無形》、《字花》、《Sample》等則是資源比較穩定,也有更多的稿費扶助新晉。不過補助案子的申請書影響雜誌形式的幅度非常大,這一點甚至會左右整份雜誌的走向。


無論是同人雜誌或是受資助雜誌,在近十多年都經歷了線上化的衝擊。「《虛詞.無形》必須要跟大眾表態說我們這裡就是在搞文學的,」鄧小樺說:「這是過往做紙本雜誌時不用做的事。」


線上媒體必須要抓緊潮流脈搏,編輯要知道現在最多點閱率的議題是甚麼。舉最近的例子為例,《虛詞.無形》轉載了董啟章寫香港偶像姜濤的一篇〈從作者到作品——姜濤的光速演化〉,則得到了大量關注(曹疏影戲稱為「流量王」)。但有時這些流量是無法預計的,就比如《Drive my Car》的影評反應竟然比寫大眾電影的稿子好,只能說是媒體性格和大眾口味總是變動的。


不過,說到轉載文章時,鄧小樺特別提到現已不再運作的《立場新聞》,它是當時活力最好的線上文化媒體,因為它是徹底由下而上的。編輯審稿開放寬鬆、投稿不限資歷、甚至會在Facebook上看見談論藝術議題的帖子時,就直接商談可否轉載到《立場》上。這與過往由上而下的精英體制不太一樣,也造就了一時無兩的活絡氣氛。


但是,在 2020年電影《幻愛》上映後,出現了某種「由下而上的暴走」。由於當時對於電影正反雙方的立論非常多,《立場》就大量轉載Facebook帖子,而其中一篇轉載的帖子劈頭就大概寫著「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批評對方沒有盡到評論者的責任。鄧小樺認為這樣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評論的起點應是看過作品,雖然現在是流量掛帥的年代,而且編輯的工作也得帶領讀者的情感,但媒體精神和價值觀還是必須要堅守。


The show must go on,開創媒體新的用法


在講座尾聲,曹疏影和鄧小樺分別談到了對於媒體將來的願景。鄧小樺延續著流量的議題說,當年做得最好的飲食雜誌——《壹傳媒》旗下的《飲食男女》——一路以來都命運多舛,紙媒撐不下去換成網媒,後來網媒撐不下去就轉戰YouTube影片。《蘋果》也是一直奮戰到最後一刻,才在雨中送別。「媒體的使命就是:The show must go on。」鄧小樺形容,媒體可以選擇給予讀者甚麼情緒,轉載不合格的文章固然是一種,但在重要的、不可撼動的、普世的媒體精神與價值觀上,絕對不可忽視這種責任。


而曹疏影則談到了《端傳媒》完全逆反了一般人對於媒體的想像,它的文章非常深入,字數又非常多,甚至是報紙無法承載的量。端傳媒寫大南街的報導為例,整個系列的長度甚至達到半本書的字數,而且由於深入和連貫,不怕碎片化,又能迅速結集成書。「不應該把網絡看成碎片化的地方,這是媒體人親手挖了自己的墓。」曹疏影說:「要把它當成一個工具,開創新的用法,這就是我對於網絡媒體的看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