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洪昊賢 | 2018-07-11

「特別鳴謝 劉以鬯」——《花樣年華》和《2046》片尾率先出現的七個紅底白字,不足以說明王家衛對劉以鬯的尊敬。儘管《酒徒》和《對倒》早已是經典作品,但的確還有不少人因為王家衛的電影重新認識這位舉足輕重的大作家,王家衛亦曾言:「讓世人重新認識,知道香港曾經有劉以鬯這樣的作家,是最讓我開心的事。」 (閱讀更多)

小思老師 X「虛詞」訪談︰網絡文化與文學推廣

專訪 | by 「虛詞.無形」編輯部 | 2018-06-07

社交媒體盛行,網絡文化無遠弗屆,小思老師是如何看待以網絡來推廣文學的呢?對於我們「虛詞」,她又有何期許?「虛詞」很榮幸邀得小思老師進行訪談,一起來聽聽小思老師怎麼說吧! (閱讀更多)

流亡作家馬建︰六四擱在那裡,怎麼就變成了歷史?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8-06-04

酒店的玻璃茶几上放著一張紙,上面是劉霞寫給劉曉波的《無題》——馬建應該剛讀完不久。曾在天安門廣場目睹一切發生,當時的馬建帶著相機,採訪過劉曉波、學生領袖與當時的參與者等人。一九八六年移居香港,後來陸續出版過《拉麵者》與《北京植物人》等以六四為題的小說。六四發生後的第二十九年,遠居英國的流亡作家馬建仍然無法相信︰當年活生生的現實,現在竟然成為了歷史。 (閱讀更多)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鬼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8-06-28

紙刊《無形》,網站「虛詞」。合起來就是虛無,我們該叫「虛無編輯部」。再尋找細微的東西:現在這個欄位「前置詞」,是類似編者前言的意思。「卷首語」之類的慣用詞,對我們來說都好像太重了一點—「前置詞」,一個會改變後面詞義的,小小輕微的東西,且不是中文裡的東西,一個外來語詞。一個熟悉到忘了出處的句子:我是我自己的陌生人。 (閱讀更多)

【無秩序編輯室】鬼.前言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18-05-27

如果你去看「百度百科」,它會說,鬼是不存在之物,只存在於人的大腦裡,是迷信的人提出的修辭。一個無神論國家這樣認定。 (閱讀更多)

【進擊的平台】「隱形香港」毛淳宇 X 何潔泓︰像我們這樣的記者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9-01-03

去年二月,一條討論香港青年食用大麻的短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當時,「隱形香港」仍然只是毛淳宇的個人錄像報導計劃,如今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有六萬多個讚好,每條片也有過萬的瀏覽量。「隱形香港」以錄像和文字的形式呈現了年輕一代的精神狀態與邊緣族群的聲音。採訪當日,我自己也幾乎成為了被訪對象,如他們所說:「邊緣有時未必認識到自己是邊緣。」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