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專欄作家、「才子」陶傑的父親曹驥雲,本月21日凌晨兩點半於跑馬地養和醫院因腎衰竭逝世,享年92歲。
曹驥雲1928年南京出生,幼年喪母,中日戰爭逃難其間姊兄亦相繼病逝,自小與父親相依為命;1950年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來港投靠親戚,輾轉加入《大公報》工作。家父離世後,陶傑分別在Facebook專頁及商台節目《光明頂》憶述,當年家父隻身來港成為「難民」,雖是出於無奈,但卻改變其一生命運。他希望父親能夠庇佑苦難中的香港,「因為我不但是他兒子,也是香港人的兒子」。
幼年盡失家人 1950年來港改變命運
曹驥雲離世後,陶傑在Facebook專頁中提及,父親經歷了時代苦難,見識過巨大變遷,自己從小跟隨,「由側面見識了一個宏大的舊新交替中國,也體驗了香港的成長」。這個巨大變遷,除了中日戰爭,也是曹驥雲來港的1950年。
自幼喪母,由於中日戰爭的緣故,曹驥雲本來的一姊一兄,亦在逃難的過程中病逝,成長階段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陶傑在商台節目《光明頂》中慨歎:「他很坎坷,沒有母愛,亦沒有家庭兄弟姐妹之情。」
陶傑憶述,家父曹驥雲1950年來港前,本在南京就讀大學。第一日上課的大學開學禮上,有一位共產黨黨委書記毅然走上台,先是向台前的地板吐了一口痰,清一清喉嚨,續向台下的學生喊話:「同學們,今天,我是來管你們的。」然後是一輪「革命和無產階級的道理」,台下同學聽著都目瞪口呆。
曹驥雲回家後把事情告知父親,即陶傑的爺爺。他聽畢後臉色一轉,要曹驥雲立即收拾細軟,到香港投靠姨媽王李象珮,即香港棉紡織工業先驅、王統元家族創始人王啟宇的妻子。「我父親那時嚇一驚。他很想讀書,但(爺爺)不讓他讀。」陶傑說。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不情不願的曹驥雲只提著一個皮箱,輾轉來港,成為「眾多由中國不同地方湧至羅湖的人之一」。
陶傑爺爺曾就讀美國哈佛大學,他的「先見之明」,促成了曹驥雲來港定居的後半生,也間接開展了陶傑在香港的成長生活。「我父親後來跟我說,這是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
一個「真心希望中國好」的香港左派
說來,王啟宇本來是上海首屈一指的紗廠大亨,為了躲避共產黨政權,連帶工廠機械一併遷移來港,也屬於南來香港的一代人。分別在於,曹驥雲寄於王家之下,當時加入《大公報》工作,也是托王啟宇的人際關係而來的。
1949年後的《大公報》香港時期,其實已經在中宣部和中共港澳工委的直接領導下,跟《香港商報》和《文匯報》一同成為左派報紙陣地,支持中國共產黨。不過,陶傑解釋說,父親來港本沒有甚麼政治背景;最初在《大公報》從事校對工作,是因為王啟宇認識當時的《大公報》社長費彝民,經介紹而得到機會。後來轉到撰寫報紙頭版的要聞課,至1996年以副總編輯一職退休,則難免要延續作為左派報紙的立場。
但陶傑強調,無論是他父親曹驥雲,或是那一代民國的末代文化精英,他們都具有一種愛國的純情,善良而且正直,是往後一代人從未見過的;當初相信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會令中國變好,結果卻是另一回事。「我父親也是這樣的人,樸實也平實,一個善良的人,他真心希望中國好。」
學者沈旭暉的外公外婆曾是曹驥雲的同事,他隨後也在Facebook專頁提到,那些年的左派圈子在歷史上非常特別,「他們對某種意識形態真心相信,在一個愛國沒有利益的時空,用自己的方式,與外界半隔絕地生活」,此外,也漸漸因集結而成為香港的一代精英,在香港定居下來,影響著往後的發展。
陶傑17歲的時候,父親送他到英國讀書,他在《光明頂》裡形容,情況就跟當年爺爺送父親來香港一樣。由變動中的南京遷移至香港,又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到外國讀書,幾歷顛簸,沈旭暉的形容是「因為了解,而深有意識要遠離醬缸」。一代人扣連著另一代人的命運,在香港成長的陶傑,則提到父親在香港第一部看的英語電影「郎心如鐵」(A Place in the Sun),關於一個鄉下青年到大城市投靠富豪親戚的故事;父親很喜歡這部電影,他後來明白,那是父親的影子所在,因而更認識了父親的往昔。父子之間,要靠一套電影來深入了解,孰緣深緣淺,也令人慨嘆。
在當下的艱難時刻,陶傑說,他想起了童年時的香港,「成千上萬匯聚在維多利亞港的皮箱和腳印」,當中就有他的父親。家父於此時離世,陶傑最後寄語:「上天若有啟迪,若他魂行未遠,願他庇佑苦難中的香港,因為我不但是他兒子,也是香港人的兒子。」
參考:
陶傑Facebook專頁文章:https://bit.ly/37Z1EZG
沈旭暉Facebook專頁文章:https://bit.ly/2T1fvdC
《光明頂》21.02.2020「父親與時代側影」:https://bit.ly/2PrlX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