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9-02-17

記得張愛玲在淪陷時還跑去吃貴價雪糕的瀟灑嗎?無論在動盪亂世還是鬱悶年代,食得有尊嚴與優雅,都是一門高深講究的學問。由香港文學館主辦,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第4屆「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的最後一場主題講座「窮尊嚴.富優雅」,邀來了鄧小宇、于逸堯,還有從台灣遠道而來的黃麗群作講座主講。三位都是精緻而率性、嘗遍雅俗美食的作家,加上有《號外》主編鄧炯榕主持,豐富的食事體驗,就在詞語音節間縈繞迴盪,令人動容。 (閱讀更多)

散步與探尋——冷戰後香港作家的兩種步伐

報導 | by 謝天燊 | 2019-01-29

香港作家當時怎樣看待上述政治環境的變化,又如何以文學實踐作回應,都是重要但不易回答的題目。由香港恒生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及中文系合辦的「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中,鄒芷茵和陳子謙討論了兩位香港作家的文學實踐和七、八十年代的中港關係之間的影響,故作紀錄。 (閱讀更多)

家仍在遠方——專訪韓麗珠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9-01-29

2010年,韓麗珠開設facebook帳戶,開始在facebook寫作。本來只是遊戲,是伸展運動,正如坐得太久也要舒展一下筋骨,好讓自己從高密度、緊繃的小說寫作狀態中抽離、歇息,她說寫散文用的是另一組肌肉。直到後來新界東北、反國教、雨傘,一浪接一浪,她一邊在facebook上寫,開始覺得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許可以以觀察者的角色參與社會,參與生活。 (閱讀更多)

年輕作者自發作 寫下消失事物誌

其他 | by 夏利絲 | 2019-01-25

當一個百年城市,幾代人的生活文化都將被消失被抹去,回憶在現今社會變得沒有意義和價值,三位年輕作者透過詩集、畫作和文字,以及各自親手製作的紙本書,記錄一些被遺忘或消失中的事物。 (閱讀更多)

如果城市是圖紙,雙腳就是畫筆——訪「火花!城市行者日記」策展人黃志恆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9-03-20

以城市空間和步行作為策展方向的油街展覽「火花!城市行者日記」,意念源自保羅.奧斯特的小說〈玻璃之城〉,小說主人公昆恩隨著調查對象史堤曼走進錯縱複雜的紐約街頭,昆恩慢慢發現史堤曼的步行路徑中隱藏了一個秘密訊息。城市、步行、觀察,三者構成了這次展覽,策展人黃志恆(Sara Wong)既是藝術家,亦是園境設計師,創作大多圍繞空間與步行概念的她,這次更感興趣的是——人在甚麼狀態之下才會對身邊事物產生好奇? (閱讀更多)

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專訪勞緯洛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19-01-19

他是這樣一個17歲少年︰最喜歡的小說是高行健《靈山》,去年還勇悍地以自資的方式,出版長篇小說《卷施》——他的名字是勞緯洛。這位即將應付公開考試的中六生,輕鬆地談起那獲諾貝爾獎肯定的大書:「《靈山》是難以理清順序的書。我總是隨意打開一頁來讀。就像日本動畫《魔法小神童》,主角加旋唸魔法書咒語那樣。」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