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創作夏令營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所有最古怪的、難搞的同學都會被分配到 May Fung 導師的小組裡,接受「 特別訓練 」;而他們最後提交的共同創作,卻又總是出人意料得好。 所謂「特訓」,包括六點起床,晨跑,早操⋯⋯這些動作跟創作又有何關係?然而在May 的眼中,創作的自由與成長也源於紀律,這也是一名金牛座藝術家的執念。 (閱讀更多)
捱夜傷身,人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我今晚要早點睡」就跟「食完呢啖聽日唔食」一樣,是個天大的笑話。那為甚麼還要熬夜呢? (閱讀更多)
「黑書眾」的氛圍親密,前來的人彷彿在交流以前已就各類社會議題早有共識。繼2017年首次舉辦後,「黑書眾」於今年勞動節前夕進入第二屆,仍以「紛雜眾色」、無所不納的黑色為主題,志在成為為所有階級、種族、性別人士──所有人而設的書展,以擺賣小誌、小書(chapbook)等形式的獨立出版物為主,參展者來自香港、廣州、武漢、峇里島、首爾、倫敦等地,足見小誌相關的活動節早已不是英美各大城市的專利,近年於東南亞地區更是愈趨盛行。 (閱讀更多)
4月23日,有「阿拉伯布克獎」之稱的「國際阿拉伯小說獎」(IPAF)公佈得獎名單,現年六十七歲的黎巴嫩作家Hoda Barakat憑作品The Night Mail獲獎,成為歷史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作家。從2007年開始,IPAF至今已舉辦了十三屆,得獎作家的性別比例卻嚴重失衡。距上一位來自沙地阿拉伯的女性作家Raja Alem得獎,已經過了八年。究竟何以形成這樣的現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