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劇團《叛侶》專訪:離場後你的選擇是?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2-20

推開排練室的大門,冷不防就闖進了一場戲劇當中,兩位演員申偉強與陳煦莉正在排練,對話密密麻麻,讓中途加入的我聽了好一會兒,依然蒙在鼓裡。憑著直覺,我隱約猜到語氣激動的陳煦莉,似乎是在為自己辯解著甚麼。後來,我在對談中確認到,陳煦莉的確是在飾演一個背叛丈夫的妻子。或許一切便如申偉強所言:「現實中我們未必知道一些前因後果,通常是知道關係裡的一些情節,已能從中感受到摧毀或愛的力量。」


摧毀與愛、背叛與救贖,是香港話劇團將於明年年初公演話劇《叛侶》的主題。這部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改編及執導的作品,對演員與觀眾而言,也頗具挑戰,四位演員申偉強、陳煦莉、黃慧慈與陳嬌需要分飾九個角色,而劇情更是朝多角度分支發展,時序和情景反覆跳躍。


攝於演員申偉強與陳煦莉排練期間。


溝通是一門學問


《叛侶》改編自澳洲劇作家安德魯.博弗爾(Andrew Bovell)編寫的舞台劇,劇作原名《Speaking in Tongues》為基督教用語,中文譯為「說方言」,意指人流暢地說出一連串難以理解的聲音。陳敢權卻提出質疑,「劇名源於宗教,是否等同要用宗教道德來評核人物關係呢?」於是陳敢權放棄了含宗教意味的原名,特意選用《叛侶》作劇名,當中的「侶」字更暗藏深意:「侶字有兩個口,劇中呈現的是很多人在同時說話,卻無法互相溝通;兩個口也解作兩口子,中間那條線象徵人與人的聯繫。」


如陳敢權所言,《叛侶》說的,是「親近的人如何變得陌生,陌生的人又如何互相連繫」的故事。故事中的偷情夫婦,縱然如何努力嘗試把感情宣之於口,最終亦沒法傳達心中所思,因為他們都患上了愛情失語症。溝通是一門學問,黃慧慈說,「當我們以對話解決事情,往往會因為觀點不同而出現矛盾,你會選擇逃避還是理解?於是在對話過程中已能反思,或許我也可以更坦誠。」然而陳敢權再指出,現實很有可能是「說真話也未必有人信」,申偉強補充,「有人是基於愛而信,基於不愛而怎樣都不信。」可見坦誠也未必能夠換來信任。


攝於演員黃慧慈與陳嬌排練期間。


偷情已是結果,了解原因更為重要


既然信任如此主觀,偷情過後到底應該坦誠地說清,還是善意地說謊?在整個戲劇觀賞過程中,劇場不會主動告訴觀眾答案,亦從未批判「偷情」,而是在於觀眾當下經歷到些甚麼、作出怎樣的選擇。兩對情侶兩段經歷,同時存在於舞台上,一對有出軌,另一對卻沒有,導演陳敢權於是追問,「你會選擇哪一邊?」


背叛與忠誠,憎恨與寬恕,一念之間便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或許人沒有好壞,只有處境的不同,因而有選擇的不同,黃慧慈解釋,「劇本沒有分好人壞人,反讓觀眾從不同角色之中,看到自己不同的狀態。」在《叛侶》一劇之中,一個演員往往有幾個角色,正如現實之中,我們也常常擁有多種身分與性格,劇作展現的是人性的複雜。難怪陳敢權笑言,「強烈建議觀眾看兩次以上。」劇本結構複雜,探討的主題繁多,每次觀看定能得出不同的見解與選擇。


因此,《叛侶》說的豈只是「偷情」?呈現的更是因果關係,陳煦莉續說,「偷情去到最後已不是重點,我們要知道的是背後的原因,如果我錯,我為甚麼錯?如今社會撕裂,就是基於我有我對、你有你錯,兩者無法互相聆聽與比較。」可惜要保持理智,並在錯綜複雜的世界裡尋找原因並非易事,陳煦莉卻偏偏喜歡這種複雜性,「人與人的關係,甚至乎整個世界都是一張大網,彼此之間互相影響,互為因果,這個劇本的敘事方式縱橫交錯,也猶如一張大網。」


沒有救贖的救贖?


近二十年來,西方戲劇的主旨都包含同一種佛教概念,這是陳煦莉的小發現。「如Broadway的《Wicked》、奧斯卡最佳影片《Crash》等,說的都是因果循環,人與人之間如何互相影響。」《叛侶》的劇本寫於1996年,劇本少有地沒有主角,沒有主線,觀眾看的就是不同組合之間的關係——難道這個二十年前的劇本也在嘗試「去中心化」,甚至「去神化」嗎?


黃慧慈的回答直接了當,她認為「劇本根本是在諷刺,故意告訴你很多事情都不像宗教,沒有對錯之分。」陳嬌解釋,「宗教的救贖,其實只是提供一個讓你釋放心理負擔的方法」,那麼在「上帝已死」的年代,我們該如何尋求「救贖」,釋放負擔?陳敢權說,「《叛侶》揭露人生傷痕,正正以不救贖的例子來問你,你要不要行樂?」


劇場,以致社會的本質都是信任


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只知要演出此劇,演員不但無法行樂,更是困難重重。劇本第一部分便大玩疊聲,即兩個角色同時說一句台詞,有時前後可能少幾個字,既考記性,又考合拍性;除了背台詞,演員也要苦練走位,因為舞台設計猶如一個漩渦,圓形平台上有一支時針,兩者都會轉動。


在《叛侶》之中,人與人之間已失去信任,但相信導演挑選這四位演員,卻是出自對他們的信任。申偉強指出,「其實創作的過程更需要坦誠,做我哋呢行會好勞氣,但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就無法做到最好,而這種磨擦反而是好事,是一種對創作的執著。」兜兜轉轉,還是說回溝通與坦誠,畢竟劇場的本質也是信任。在如今的社會裡,處處都是選擇,要選擇立場、選擇看甚麼、說甚麼,然而我們或可從小小的劇場裡,嘗試理解一切都沒有對錯,讓失去的信任重建。此時此刻,《叛侶》或能為大家帶來更多反思。


訪問完成後,導演陳敢權與四位演員的選擇是——還是對著鏡頭輕鬆一下吧。


《叛侶》(Speaking in Tongues)演出詳情


日期及時間:

7:45pm(4, 7 – 9*, 10 – 11, 14 – 16*, 17 – 18.1.2020)、

2:45pm(5, 11 – 12, 18 – 19.1.2020)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320 / $260 / $200 ($300* / $250* / $190*)


*平日票價,公眾假期除外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訂票: 2111 5999 / www.urbtix.hk

詳情:www.hkrep.com/event/19-6/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