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5

#Me Too運動,是一場自2017年底始於美國,旋即席捲全球的反性侵及性騷擾社會運動,運動的核心宗旨在於「用同理心實現賦權」,讓不同種族與階層的人都可參與,並互相團結起來。然而,這場運動發展以來,也引發很多爭議及討論,如對於構成性騷擾的條件、性表達的自由、如何確認指證的可信性、對受害者的協助和支援等等。這些對Me Too支持者和批評者而言,都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而有效的討論,正是性別平權上重要一步。 (閱讀更多)

【附完整名單】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公布得獎名單 西西詩集《動物嘉年華》獲出版大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1

今屆「出版大獎」及「最佳出版獎」(文學及小說)均由西西著作、何福仁主編的《動物嘉年華:西西的動物詩(中英雙語版本)》奪得。而「優秀編輯獎」得主為《保育黃霑》責任編輯寧礎鋒。今屆增設的「新晉編輯獎」則由《由電線車說起:駛過百年的軌跡》責任編輯葉秋弦獲獎。 (閱讀更多)

【附完整名單】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公布 獲獎作家洛楓:用作品記錄日常、見證時代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0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七屆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上週六(17日)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共頒發了27個獎項予本地藝術工作者或團體,以表揚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今屆「終身成就獎」由創立香港兒童合唱團、葉氏兒童合唱團及香港泛亞交響樂團等知名樂團的葉惠康獲得。「傑出藝術貢獻獎」的三位得主為本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芭蕾舞教育家王仁曼及著名指揮家閻惠昌。文學藝術獎項方面,洛楓以小說集《第三身》及詩集《頹城裝瘋》奪得「藝術家年獎」,曾繁裕則憑小說集《三》奪得「藝術新秀獎」。 (閱讀更多)

【新書】《耳窩》序——一種脫序的紀事:囚豢窩內,考掘聲音

書序 | by 何映宜 | 2023-06-19

匯集眾多年輕寫作者聽覺記憶的新書《耳窩》,以聲入文,關切的不止聲音本身的事體,書寫聲音,實在是我們如何觀察日常。細讀不同寫作人以年輕作家之姿,納聲紀事,何映宜在這篇書序提到,幻想奇思的夢田在其眼前敞開,最讀進心裡的,卻從來是薄物細故,是日常。 (閱讀更多)

讓我們共在文學裡──2023臺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

報導 | by 崔舜華 | 2023-06-16

臺北文學季於每年的三至五月間舉辦,至今已十多年,曾啟發香港文學人開創「香港文學季」。近年的臺北文學季均設特展,其策展意念與方式,均可讓香港這邊參照。由於特展由有長久歷史的文訊雜誌社舉辦,較諸香港文學季強調文學與視覺藝術溝通對話的核心展覽,臺北文學季的特展的資料與歷史更為豐富;較諸香港各大圖書館所舉辦的文學資料展,又更立體及具有溫度;因此甚具民間特色。虛詞無形特邀臺灣詩人崔舜華撰寫報導,揭露臺北文學季特展【讀書俱樂部】的策展理念及心得,以供香港文學界參考。 (閱讀更多)

AI開創音樂製作新時代 已故音樂人被「復活」,以科技跨越時間界限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6

藉助現今科技的進步,已經離世的音樂人亦可再次重現樂迷眼前,隨著AI技術的急速發展,近月在網絡上亦出現愈來愈多可以模仿歌手聲線、演譯任何歌曲的AI Vocal工具,以科技「復活」已故歌手的聲線。迎接人工智能的時代,AI生成的聲音與影像未來將為音樂藝術帶來甚麼新常態,以及由此衍生的相關道德倫理責任,勢將繼續成為大眾討論話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