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眼一看文化媒體《18/22》的名稱,可能會以為是取其廣東話「十八廿二」中的年輕意思。不過事實上,《18/22》這個名稱非關年輕,而是意指港台兩地——「18」代表香港的18個社區,「22」則代表台灣22個縣市。《18/22》既是一間文化媒體,同時亦是一家網店。在其網站上,既可看到本地社區、文藝、品牌的訪談與報導,亦可以在「物語商店」中購買各種港台兩地的特色產品。網站主編鄧烱榕(Nico Tang)的目標,是讓讀者從觸手可及的產品之中,感受到真正在地的故事。「從講故事開始,並讓每一個故事,都能實體化成為產品,再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18/22》去年曾舉辦「茶物語」展覽,邀請超過20個本地單位,以「茶」為主題,製作出9件全新的「聯乘器物」,透過本地工業、農業、傳統工藝、年輕藝術家和良心社企的產物,交織出在地的品牌故事。今年則在見山書店舉辦的「台灣物語」──「在地」作為方法展覽,精選了8個「MADE IN TAIWAN」的品牌,以器物呈現出各自的「台灣故事」。
親訪台灣探索在地故事
為了精選產品,《18/22》團隊更特意前往台灣考察,採訪品牌的創作者,了解產品背後的故事。例如台灣果醬品牌「在欉紅」,香港人未必知道這名稱的含意,其實是台語指果實在枝頭上剛好成熟狀態的意思。《18/22》主編鄧烱榕(Nico Tang)回想當日他們親身到台灣訪問「在欉紅」的主廚DANNY,DANNY邀請他們到彰化的芭樂果園做訪問。這個芭樂果園家族式經營,曾榮獲有台灣農業奧斯卡之稱的「神農獎」,與「在欉紅」合作多年。拜訪當日,果園一家人看見DANNY,就像見到兒子回家一樣高興,他們之間並不止是生意伙伴的關係,而是如家人般親密。鄧烱榕說,「這件事令我看得很感動,原來在地農業可以由一個品牌撐起兩代人,這件事在香港是匪夷所思的。」
設計品牌「OOO」以及「厝內」這次帶來的產品,不約而同地運用台灣舊有的文化符號作為設計的元素,製作出日常的家居用品。例如「厝內」所設計的鐵線收納籃,設計靈感源自老台灣的舊式窗花,將其重新套用在收納籃組合的外觀上,讓老好的台灣風景可以繼續留傳在生活之中。「OOO」所設計的梣木凳,則源自台灣的傳統鐵管凳。 這些雙面藤編、既方帶圓的鐵管凳因為透風的特性,曾廣泛運用在台灣的工廠、學校、辦公室之中。隨着時代進步,鐵管凳已漸漸消失於生活中。「OOO」此作為靈感,將本來的鐵管換成實梣木,凳面維持雙面編織,卻換上了更加堅韌的欖綠織帶,讓傳統的工業用鐵管凳,以更貼近生活的面貌重現。鄧烱榕形容在這些台灣製造的器物之中,「會看到有很多他們的文化符號,設計成為新的商品,然後在你的生活裡,重新發掘自己的意義。」
傳統工藝再獲新生
而「TOAST LIVING」這次為《18/22》挑選的器物,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LOTUS陶瓷品茶套裝」。這套裝是由位於桃園區鶯歌市內的陶瓷廠中的老師傅人手製成。鄧烱榕解釋,鶯歌市是台灣最早做瓷器的地區,「你可以當它是中國的景德鎮,裡面還有很多老瓷廠。Toast Living由一些新的設計師,找一些老師傅,以他們的技術製作出這些瓷具。」將老的工廠、手藝與新的品牌、設計結合,令工藝不至失傳,甚至重獲新生,鄧烱榕認為這正是值得香港參考之處。他想起去年舉辦的「茶物語」展覽,其中一個邀請的本地社企「女布社」,便是由香港製造業興盛時期,在製衣廠中工作的車衣女工組織而成。「當香港工廠北移之後,她們就失業了。這間NGO便找她們回來,幫這些婦女提供就業機會,讓她們能繼續發揮一技之長。」可是這種社企在香港並不常見,香港過往曾經輝煌的手藝、工業、「香港製造」的品牌,如今大多經已沒落、消失。「為甚麼會淪落到這樣呢?是因為當年我們只是看錢,只追求最大利潤。產業消失之後便無以為繼,我們在文化層面上說香港故事,除了錢甚麼都說不了。當我們在討論Made in Hong Kong的時候,台灣已經走前過我們十年,甚至台灣政府是努力推動的。我們想借鏡和參考的,便是這些故事。」
談到兩地政府對推動本土製造的差異,鄧烱榕亦不禁分享,在這次「台灣物語」中參展的其中一個品牌「ODOR FUNDER氣味製造所」,曾經獲香港旅發局邀請,製造出一種「香港的味道」。「為甚麼旅發局會找一個從來沒有來過香港的台灣人,去做香港的味道呢?純粹因為便宜。我覺得很可笑,香港也有獲金梨獎的香水品牌,為甚麼政府不去找呢?」而這次「ODOR FUNDER氣味製造所」帶來香港的氣味,則是「草葉的影子」,其靈感源自美國詩人Walt Whitman之詩集《草葉集》。鄧烱榕說,「草葉象徵了自由,他覺得香港人一直都追求着自由,但這條道路很艱辛,所以他想做這種味道給我們。」
有形器物塑造無形文化
《18/22》在「台灣物語」中帶來的產品,還包括「DANZO STUDIO蛋造設計」的地景桌上盒,其品牌的理念,是讓每個人都能孵化出各自獨有的想法。因此這款以鋁合金製造的收納盒,也可以讓用者自由改變造型,放置不同形式的小物件,勾畫各自的桌面風景。「EGUCHITOYS」所挑選的則是木製飛鳥,孩童只要輕輕拉動皮繩,飛鳥們便會拍動雙翼,猶如在天空中展翅飛翔,心情也仿如隨著飛鳥遨遊。而「P.SEVEN台灣茶香水」的經典之作「茗香水」則充滿台灣在地特色,以台灣金萱茶來製作香水,瓶身亦是委託台灣「春池玻璃」製造,同時連結在地農業與工業,以其氣味代表了台灣的文化。
如今人人都要說「香港故事」,無形的故事,如何轉化成有形的器物,從而塑造出文化身分?今次「台灣物語」展覽主題是「在地作為方法」,當中8個品牌均以各自的產品,呈現出在地的「台灣故事」。鄧烱榕形容,「無疑是一次以在地作為方法的示範,讓我們的香港故事可以擁有更多的參考。」長遠而言,他更希望做到台灣和香港產業圈的連結,由台灣提供原材料給香港品牌去生產,令香港在地品牌同樣得以發展。
《18/22》×《見山書店》「台灣物語」──「在地」作為方法
展期:9月23日至10月22日
地點:見山書店(上環太平山街6號C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