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劉建均 | 2019-10-04

《花》片的設定令角色行為符合道德規範,於是觀眾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他們。不少華語片也存在這個問題,我也可以拿近年港產片作例——《翠絲》(“Tracey”,李駿碩導演,2018)中的政治宣言、《淪落人》(“Still Human”,陳小娟導演,2018)毫無逾距的主僕情深。外國的月亮不是特別圓,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作品,但《海》片的人性缺陷、《人魚沉睡之家》(“The House Where the Mermaid Sleeps”,堤幸彥導演,2018)中的道德爭議(雖然結局太爛),在主流華語片始終太罕見了。 (閱讀更多)

《臉》:羅浮宮的鏡花水月

影評 | by 劉建均 | 2019-09-22

創作《臉》時的蔡明亮無疑在重施故技,卻為羅浮宮注入了新的意義。 (閱讀更多)

《天氣之子》:他們背負世界,誰來背負他們?

影評 | by 陳李才 | 2019-08-30

遊行與集會之間,憤怒與哀痛之間,騰出一晚暫時回復「正常」生活去看《天氣之子》,結果感受甚深,又忍不住把戲裡人物情節聯想至反修例運動,尤其當中對世界沮喪但仍然率真勇敢的年輕人——帆高和陽菜。他們為信念、為彼此而奮不顧身,期望世界可以因著他們而變得更美好,往往換來成人社會的冷漠對待、不理解,甚至打擊。所以他們只有流離失所,互相守護,即使頭破血流。 (閱讀更多)

神,與殘酷的成長——《耶穌真係落咗嚟》

影評 | by 區皓棕 | 2019-08-28

切勿因為片長只有76分鐘,或者因為導演只是一名21歲的日本青年,又或者因為片名《耶穌真係落咗黎》這個譯名抽水味濃,就看輕這套電影。它沒有因為片長而限制了故事豐富性;沒有因為導演年紀輕輕而欠缺深度;更不是一部像片名一樣的輕鬆小品。《耶》雖然以小朋友為主角,整部電影的視點也是由他出發,但透過這位主角所看到、所想到的層層問題及思考,意味深長,不論是小朋友或大人、有沒有信仰,相信都有所體會。 (閱讀更多)

一起踏上治癒之旅——《踩板故我在》

影評 | by 伍家明 | 2020-05-21

《踩板故我在》與介紹滑板的運動紀錄片不同,滑板的確貫穿了整套紀錄片,但只是作為切入點,讓人震撼的是電影本身的主題。除了記錄三位滑板少年的成長歷程,電影實際上也探討了不少關於貧窮、種族、階級的議題,特別是家庭暴力對下一代成長的影響。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07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