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查映嵐 | 2019-07-09

《上流寄生族》不是甚麼5D電影,卻從頭到尾散發著濃烈氣味。主角一家四口無業,擠在一個半地下室裡,屋外天天有醉漢撒尿,晚上全屋的蟑螂都跑出來開派對。氣窗邊一直晾著幾隻襪子,久久沒有收起,可以想見那潮濕滯悶的房子每分鐘都在釀著霉臭味。 (閱讀更多)

《三K黑煞星》影評對寫:黑色,同樣可以光芒萬丈

影評 | by 謝嵩、木太藍 | 2020-05-21

如果說一個導演一生只拍攝「一部影片」,那麼毫無疑問史派克.李算得上其中最硬核最執著的一位。種族議題永遠是其創作的核心,他也從不避諱通過激進的方式在電影中表達政治訴求。 (閱讀更多)

殺戮七式.捕風捉影評《殺神John Wick 3》

影評 | by 跂之 | 2019-05-30

電影也早已鄙棄把動物定型為失智、瘋狂。可以把動物的報復歸因最基本的天性,例如母性、家性。即使是怪獸片中的一切怪獸,都可應用此橋段。 (閱讀更多)

《無主之作》:問過去,誰主好與不好?

影評 | by 倪文青 | 2019-05-28

《無主之作》以德國當代最重要在世藝術家李希特(Gerard Richter)的生平為藍本,探討一個命題,三位主角阿姨、畫家、外父同屬人世中的「好」(一美麗),同得上天恩賜(一藝術),同能人所不能(一醫術),卻在同一時間點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做了犧牲品/繆斯,一個當了藝術家/倖存者,一個成了專業權威/殺人者。 (閱讀更多)

《過春天》:不寫實的寫實,不香港的新香港

影評 | by 紅眼 | 2019-05-23

無人認同大灣區,但大家都認同,我也認同,《過春天》拍得好看。看似寫實的糖衣包著某種政權的童話,那才是恐怖。 (閱讀更多)

「彌賽亞力量」爆發──評《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

影評 | by MAD House | 2019-05-15

香港進入抗爭年代,日本六十年代末的三里塚抗爭與香港的守護菜園村運動相似,於是小川紳介由1968年至1977年期間紀錄三里塚抗爭的七部電影開始走進香港人的視角;大津幸四郎、代島治彥在2014年導演《抵抗的代價:活在三里塚》在抗爭五十年後重訪參與者,就是要探索歷史的現代進行式;到2017年,代島治彥再導演《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在這探索之上再走前一步。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