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廖偉棠 | 2019-12-27

佩爾.派特森原著小說的大部分內容都在電影裡得到忠實呈現,少數沒有,上述這一段便是。但這種死亡與再生感,滲透在電影空鏡頭裡的無數自然元素中,天地無情,卻又與人類的悲歡命運似有冥契。電影裡充滿夏天意象與冬天意象的轉化,但少年傳德1948年夏天挪威瑞典邊界森林裡所經歷的生離死別,奔跑的野兔、幽靜的馬匹、粉碎的鳥巢⋯⋯都一一呼應了他,並作為夏日之憶,在五十年後千禧年前夕的那個嚴冬安慰了他。 (閱讀更多)

學姊,母湯喔——《返校》的兩難

影評 | by 陳子雲 | 2019-12-18

《返校》改編成電影後,編導的方向似乎有意比遊戲更明顯直接地,以台灣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為主題,但陳子雲覺得它始終是商業電影,把白色恐怖收縮成,學姊的心理衝突的結果,對《返校》戒嚴時期的刻劃不滿意,也不滿足。 (閱讀更多)

新舊媒體轉換的尷尬——《返校》

影評 | by 朗天 | 2019-12-09

原來我們從來不是要避免爆炸,恰好相反,我們是要迎接爆炸,而意義炸得四分五裂不重要,情緒與感染力隨爆炸推到最高點才最關鍵。 (閱讀更多)

《白色恐懼》:極端意識形態之惡

影評 | by 劉建均 | 2019-11-29

成人各種醜陋面相(根本就是衣冠禽獸),孩子全都放在眼內,但心知這些束縛和秩序如何牢不可破,遂寄託精神在理型的「神」身上,奉行一套絕對價值,懲罰違反這些信念的人,納粹主義也就逐漸萌芽。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