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黃柏熹 | 2020-06-03

撇除以性愛場面作招徠的行銷手法,日本電影《火口的二人》坐落於「311大地震」後的時空,以一段禁忌之戀和情色的愉悅,試圖從災難詢喚的國族意志中,走出一條「追從身體意願」的路徑。「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最希望做甚麼?」 (閱讀更多)

惑:《無痛斷捨離》舒緩的節奏

影評 | by 趙遠 | 2020-05-25

《無痛斷捨離》展現了一個典型成長類文學作品的套路,電影開首半小時的緩慢節奏,鏡頭給足觀衆時間,去細細品嘗精良的攝影作品。這本身就是一種培訓,一種放鬆下來的自我相處,一次對於追求效率的功能主義生活方式的批判。 (閱讀更多)

《我們與愛的距離》:每個人都在,為什麼還是感到孤獨

影評 | by 謝嵩 | 2021-09-24

如果將《我們與愛的距離》影片開場鏡頭定格,便會得到如同《一一》里洋洋拍攝的照片。澳門「戀愛.電影館」影評人謝嵩,從這兩部影片談論青少年經由愛情和死亡獲得的成長 (閱讀更多)

【數碼暴龍】「被選中的細路」長大之後,就成為了時代的吹哨者

影評 | by 紅眼 | 2021-09-24

進化的契機,就是行走。任何人,只要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那些時間和路程,可以換來改變。 (閱讀更多)

承認吧,其實你我都自私 -談《無痛斷捨離》

影評 | by 鄧志堅 | 2020-05-21

如片名一樣,導演納華波全片採取「斷捨離」拍攝手法,從畫面色調到配樂都相當簡潔,澳門「戀愛.電影館」影評人鄧志堅尤其欣賞電影結局,將整個故事從頭寫實到尾。 (閱讀更多)

《追擊黑水真相》:追擊真相,還是追擊揭露真相的人?

影評 | by 陳津明 | 2021-09-24

小人物面對龐大的勢力,想要利用朽壞的制度去爭取公義,注定是徒勞無功。Robert痛切地認識到,正如一位只完成了基本教育的受害工人所說:平民百姓不可能跟大財團鬥爭,我們只能依靠自己、保護自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