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奧斯卡舉行前夕鬧出一場風波,矛頭直指荷里活長久以來秘而不宣的小圈子文化。被質疑手法踩界,甚至妨礙奧斯卡票選程序正當性的《To Leslie》,幾天之間,就從一部寂寂無名的小品電影,變成被網民炮轟的小圈子電影。隨著《To Leslie》帶來了備受爭議的最佳女主角提名,電影的「獎季操作」爭議兩極,更惹人憂慮會否大大改變今後電影業的宣傳策略。 (閱讀更多)
以角色名字作電影標題,記錄成就斐然的作曲家兼指揮家Lydia Tár(姬蒂白蘭芝飾),由事業頂峰走向衰敗的經歷,石啟峰認為《TÁR》的角色、情節及劇本直面當代社會,除了讚嘆演員的出色表現之外,身兼編劇導演的Todd Field,精心鋪陳Lydia Tár的角色視角,揭露了性別、藝術和權力的政治命題。 (閱讀更多)
Martin McDonagh 過去編導的悲喜劇都有種年代感,一眾現代人在被歷史遺忘的場景中,上演一幕幕悲喜交集的恩怨情仇,感覺與觀眾又遠且近。今年《伊舍利林的女妖》直接設定在1923年的愛爾蘭,看似遙遠的過去,故事卻比以往貼近觀眾心房。導演就似戲中那隻不再尖叫的報喪女妖(Banshee),看膩了人世恩怨,所以默默地旁觀着人類的荒謬,並將永恆的死結娓娓道來:創造與毀滅的共生關係會無聊地循環下去。 (閱讀更多)
《毒舌大狀》在新年上映,票房驚人,葉嘉詠認為,演員演技出眾、對白金句具時代意義等,都是這部電影的致勝關鍵。至於黃子華綻放聖光的海報,更突顯他「神」一般的存在,觀眾進場感受子華神如何彰顯公義、為民請命,怎不令人神往? (閱讀更多)
Netflix 最近熱門劇集《星期三》,在短短三星期內就突破10億小時觀看時數,黑色幽默再次成為時髦的風格。這個充滿死亡氣息、崇尚哥德文化的美國家庭在30年代僅為報紙上的漫畫,60年代跳進電視機,90年代爬上大銀幕,到2022年經串流平台竄進全球每個角落。為何我們這三代人都會被這個怪畸家庭吸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