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陳嘉銘 | 2023-03-09

《風再起時》在當下回溯五十年前的香港往事,無獨有偶,是同期上映的《悲情城市》復修版,是在八十年代回望也將近半世紀的台灣歷史,兩部電影都用上梁朝偉做主角,讓陳嘉銘聯想到,原來兩片何其像平行對照,讓影帝的光芒內藏起來,卻更燃亮了歷史旁觀者的角色。 (閱讀更多)

【一眼關七】《海邊電影院》:靜觀時代的門窗

影評 | by 葉七城 | 2023-03-07

情書有溫柔,也有暴烈,如果《法貝曼:造夢大師》是溫柔的情話;Damien Chazele的情書《巴比倫:星聲追夢荷里活》(Babylon),是混和了迷幻藥,會令人上癮。Sam Mendes導演的《海邊電影院》(Empire of Light)在兩者之間,身兼編劇的他,沒有強調半自傳(或誰的自傳)色彩,但影片每處都流露著細緻的感情,它喚回某個時代的記憶,也將「電影院」這地方蘸上浪漫色彩:愛這地方,也愛電影。 (閱讀更多)

虛詞精選 ifva片單:《極樂招財貓》、《煨燼》、《群鼠》

影評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07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於 3 月 2 日至 11 日舉行,虛詞編輯部精選三套放映作品與各位分享,分別為楊光宗《極樂招財貓》、崔紹輝《煨燼》和譚善揚、胡天朗《群鼠》。 (閱讀更多)

【一眼關七】《海邊電影院》:舞吧,趁著光影時代還未倒下

影評 | by 紅眼 | 2023-03-07

估計「電影」這幾年很忙,個個導演都爭著示愛,應該收情書都收到手軟。來自 Sam Mendes 的這一封《海邊電影院》(Empire of Light),據聞不是太多人喜歡,可能關乎劇本不夠激情,嫌它致敬得平凡過頭。其實不需要歷經大時代的波瀾,不用跟觀眾一起見證歲月動盪,每間戲院都藏著很多平凡事、很多秘密,而這些就是與「電影」最親密的距離。《海邊電影院》於字裡行間都很淺白,但那扇窗、那些光,以及那片平靜的海,有其微小的詩意。 (閱讀更多)

獨立之志與同胞之誼:《伊尼舍林的女妖》 的荒涼寓言

影評 | by 丁珍珍 | 2023-03-02

Colm不要和Pádraic做朋友的理由是生命易逝,自己想專心作曲留下作品, Pádraic笨蛋無趣,和他在一起太浪費生命。而Pádraic就左思右想:這是不是Colm April Fool的惡作劇?是不是他憂鬱症發作?那作爲他最好的朋友豈不是更不應該在這時拋下他不管?是不是等他把這首曲子寫完,就能回到從前那樣?昨天我被別人打的時候他出手相助,那是不是代表他不生氣了?兩個長久朝夕相伴的好朋友,有一個決定不要在一起了,是不是就應該/可以和平分手?那些傷心難過,又該如何處置? (閱讀更多)

《To Leslie》:演技誠可貴,人脈價更高?

影評 | by 紅眼 | 2023-03-01

今屆奧斯卡舉行前夕鬧出一場風波,矛頭直指荷里活長久以來秘而不宣的小圈子文化。被質疑手法踩界,甚至妨礙奧斯卡票選程序正當性的《To Leslie》,幾天之間,就從一部寂寂無名的小品電影,變成被網民炮轟的小圈子電影。隨著《To Leslie》帶來了備受爭議的最佳女主角提名,電影的「獎季操作」爭議兩極,更惹人憂慮會否大大改變今後電影業的宣傳策略。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飽

教育侏羅紀 | by 蘇柏文 | 2023-03-28

你好,香港Art Basel核心外圍的本地創作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27

《千鳥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24

離別島

小說 | by 葉秋弦 |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