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月巴氏 | 2024-05-10

月巴氏說看《九龍城寨之圍城》,份外輕鬆,輕鬆在入場前,擺明是為了欣賞連場激烈打鬥,在他成長年代入場觀看絕大部分香港電影前,都是如此:看笑片,就是為了笑;看鬼片,就是為了驚;看打片,自然是為了拳拳到肉的快感。等了好多年,才終於看見林峯飾演的陳洛軍在夜場打黑市拳,以及看見劉俊謙飾演的信一,在狹窄環境用快刀對付闖入城寨的陳洛軍,配合絕對凌厲的攝影,一種失落多年的官能刺激,喚回了過去入場看港產動作片的爽快和簡單,亦同時展示了一種復古的價值觀。月巴氏表示,散場時最想做的是去食碗叉燒飯,加頂帽。 (閱讀更多)

小大之辨

影評 | by 亞c | 2024-04-29

由祝紫嫣自導自演的《但願人長久》於日前上映,亞c從新移民的議題說起,看見古今中外的不同移民,但他認為電影最為深刻的是不同年紀的父親,與女兒之間的牽繫,以及結局裡父親的背影。 最後亞c反思自傳性與虛構的關係,發現祝紫嫣最讓人掛上心頭的,是宏大議題之中的小敘事,尤其那情感複雜得無從言明的父親。 (閱讀更多)

《老狐狸》——濫調、濫情、濫好人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4-05-06

電影《老狐狸》在金馬 60 成超級大贏家,上映後好口碑不斷、票房連連高漲,被影迷譽為「年度最美台灣電影」。曾友俞卻認為角色的動機與故事的情節在很多地方都有欠缺,又或價值觀的實踐在電影故事中顯得踉蹌,與老狐狸的角色性格產生矛盾,他認為更為基本的是,從廖泰來北漂的設定而言,不應存在於蛋黃區,而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老狐狸,也不可能說得一口標準的北京話。 (閱讀更多)

《死亡處女》:真相、轉型正義與共生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4-06-20

曾友俞重看1994年的經典電影《死亡處女》,從法律、正義、政治的角度出發,他認為任何一個第三波民主國家都有與電影大同小異的歷史,面對民主化引起的當代問題:轉型正義;而吉拉多的律師正是代表一種秩序,在電影裡提出如倫理學經典的難題。曾友俞亦認為米蘭達固然也可以探討權力與性、與腐化或者個人因創傷所致的人格扭曲,但他覺得這個故事更重要的議題是:在一個社會中罪犯與被害人如何共存? (閱讀更多)

《Yannick》——藝術恐怖份子的結局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4-06-02

以怪誕奇幻風格著稱的《轆地魔》法國鬼才導演昆汀杜皮爾(Quentin Dupieux),在《衝三小劇場》(Yannick)裡把荒謬鏡頭轉向劇場,曾友俞認為此片在一小時的片長中,探討了真善美以及權力等的大哉問。Yannick作為夜更保安,在假期選擇觀賞戲劇,卻遇上一齣爛劇,不滿的他持槍衝上舞台 ,講著自己的人生大道理而充滿黑色幽默。為何要等到手上有槍才願意聽別人說話?為何不能批評戲劇爛得透頂?有些人如同自己是把被榨取到所剩無幾的時間投注於此,被「即便是爛表演也不該打斷」這種習俗給約束的觀眾們,跟當下被槍脅持著的大家,又有何差別? (閱讀更多)

《骨肉同謀》:世上只有媽媽好,為子行兇沒煩惱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4-04-23

曾友俞說起2009年韓國導演奉俊昊的《骨肉同謀》,這部電影生不逢時,亦不政治正確,但保留了韓國電影的特徵:道德上的善惡並不被當作普世準則對待。曾友俞分析電影中的懸疑元素,看智能障礙的尹斗俊如何被視為頭號嫌疑犯,然後如何在劇情的層層誤導中,以為兇手是他身旁想栽贓給他的流氓朋友,最終我們會醒覺「母親」為何沒有名字只有身分,以及明白其「偉大」之處。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等一個人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8-22

【字遊行.香港】四海為家

字遊行 | by 翎心 | 2025-08-22

鳳園變形記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