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米奇17號》,因為一些朋友看過以後給出正面評價,也因為這套電影的導演是曾拍出《寄生上流》這樣水平的奉俊昊,我便對這未看的電影有了很高的期待。看過以後,影院裏人群紛紛散去的時候,留在原位的我撇著嘴那是失望。怎麽連一個故事也講不好?抛出了許多的議題,卻又鑽不深入。又克隆人又人權又外星又殖民,還以其中一個角色馬修的怪腔調和手勢映射特朗普。太多了!太大野心了!


我跟一個朋友這樣吐槽後,他說我是嫖客。我莫名其妙,我怎麽成嫖客了?他說,這部電影過程中有不少笑位,我打賭你一定有笑。他這樣一提,我才想起來,是有不少笑位的,可我不懂這跟我是嫖客有甚麼關係,我就追問他。他說:「爽過快樂過,完事後卻站在高地反過來指責,這不是嫖客是甚麼?」說得我滿臉慚愧。


我重新一想,是啊,這部電影是做到它的基本水平,我們都被《寄生上流》滋養了過大的期待。因此,我沒有想要去批判這部作品的意思,反而想沿著戲中的一些内容分享一些想法。


這電影名為《米奇17號》,也就是第十七個複製出來的克隆人米奇。既然克隆是戲中的重點,有人就疑惑了——怎麽米奇18號和米奇17號的性情那麽大差異?一個溫柔(或懦弱),一個剛烈(或暴躁)。他們認為電影沒給這一點解釋清楚。


其實,我認為前後兩個米奇在性格上的這個轉變,是情有可原的。


每次米奇死去,就有新的米奇被複製出來。而新的米奇的記憶,是透過那像磚頭一般的記憶體承載著,然後灌輸進他腦袋裏。於是,他就知道上一個米奇是怎樣死去,以及在那之前的一切。這時候,大家也許會視米奇從來只有一個,所以他不必擔心死去,畢竟他會重生。當然,善良如我們,不會像戲中那些刻薄的人那般視米奇為螻蟻一樣,死就死,反正他能夠重生。然而,除了這一點態度的區別以外,我們和那群人,又有多大差別呢?


我提出一個有趣的點吧。試想一下,米奇每一次死去,也是不同的死法,這些不同的死法纍積次數,直至某個臨界點,等到新的米奇重生,重新理解這一切,難道他就不可能有一個「受不了過去這個這麽懦弱的家夥」的想法?也許,那是情理之中的。生活裏一些看似軟弱的人,壓抑得太久之後,是會爆發出來,也許,那也是性情大變的轉捩點。


換句話說,每次重生,重新去理解他自己過去一切的米奇,都是獨特的米奇。不過,真的又是這樣嗎?


可能在你聽來,我這樣提出,像似在自打嘴巴,但且聽我說。18號米奇被複製出來,被告知他是被外星怪獸吞進肚子裏死去的,科研人員從外星怪獸的排泄物裏找回他的屍體——而這並不是事實,因為17號米奇沒有死去。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18號米奇對自己所嘗試理解的過去,這些内容,是可以被他者,也就是科研人員增添的,儘管增添的並非事實。也許,18號米奇正因為「上一個自己」居然死得那樣窩囊,還成了糞便,才激起了他改變的決心,性情大變,以「大變」反抗大便。


我想帶出的意思是,每次重生後所理解的記憶,都未必是真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能視那刻誕生出來的米奇是獨特的嗎?吸收著未必屬於自己的記憶,誕生之後的那個自己,又真的是自己嗎?其實這裏我是提出了兩個問號的。一個是針對獨特性,一個是針對真確性。後者莫過於是對原初的米奇有一種原教旨主義,覺得在每一代的米奇之間,都傳承著一個米奇的本質;前者就不管這類似繁衍鏈的傳承,砍斷自己以外的一切,就肯認當下這個米奇是獨一無二的,儘管他的記憶是受人操縱或影響。


這些思考也許無解,但總比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又否認自己快樂過的行徑更有意義。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

佛洛伊德的最後一天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3-28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