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再看《天愈黑,星愈亮》

書評 | by  孫樂欣 | 2021-07-24

去年,譚蕙芸出版《天愈黑,星愈亮── 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收錄她在2019年起反修例運動中的特寫報導。來到2021年6月,離運動伊始,只是過了兩年,但經歷疫情洗禮,曾經每個周末人頭湧湧的街道不再出現。世界荒誕依舊,但全城的氣氛由憤怒轉為無奈和無力。兩年後再看,感受更深。

雖然譚蕙芸的特寫報導題材豐富,但她上一本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主要以寫人帶出種種社會問題,或描繪廖啟智等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保持一定程度的抽離,同時儘量「想海綿一樣」吸收受訪者的神態、感情、身處環境等,讓冷冰冰的社會現象更有血有肉,是譚蕙芸的特色。而在《天愈黑,星愈亮》中,她不斷強調自己是「觀察」。這不等於一般使用的「報導」,並非只是描繪和帶出某事件,也不是不帶感情,完全抽離自己的「旁觀」,而是參與其中,同時以第三者全面紀錄事件。因此,這本書收錄的文章不乏對群眾、場景、整體事態的描述,更有作者本身的經歷與感受。


譚蕙芸的《文字欲》:沒有比逼近人性真實更重要的



記者應該投入多少,是新聞寫作上永無休止的爭議。事實上,自2019年起,香港新聞報導的形式起了很大變化。直播讓民眾直接從記者視角了解現場情況,記者也不再受保護,而是遭受和示威者一樣的對待,甚至成為新聞主角。縱使記者並非為了加強報導感染力而適當加入個人情感和體會,也無法做到絕對中立和完全抽離自己。以描述中文大學戰役的幾篇報導為例,作者作為中文大學舊生和老師,花了不少筆墨形容自己看見中文大學的鳥語花香徹底被破壞的哀痛,描述了自己與學生、同行相擁大哭的畫面,以及中大師生間如何感情深厚,充滿凝聚力。無可否認,作者投入了不少個人情感,但正因如此,一般讀者能夠更理解為何大量中大舊生不惜冒著被捕風險,也要入校救人,以及為何中大學生們如此進退兩難,一方面感激非本校示威者的付出,一方面不忍心繼續留守。作者的感情投入沒有讓文章偏離事實,更讓讀者除了看見一般新聞報導上的催淚彈和汽油彈,還能理解在場人士的實際想法與感受,更全面地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作者情理兼備,並以細膩動人的文字描繪示威現場的氣氛與狀況,還有自己、示威者、警察家人、附近商戶等社會各界的經歷與感受,不只讓人更全面地看見反修例運動地全貌,更重新提醒我們文字的為例。在這兩年,香港人接收資訊的方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發達讓人能快速地以照片和影片感受示威現場的震撼,以致近年更多人留意本地流行文化,本土製作的短片、綜藝節目也成為大眾焦點。相比起影片或照片,文字或許不能帶來直接的觀感刺激,但正因文字不會直接灌輸某種畫面或聲音,它能留下更多思考空間,讓人透過閱讀,把文字化為腦海裡獨一無二的畫面和感受。因此,儘管短短兩年裡,香港整體社會氣氛也大幅改變,人們從憤怒地每周上街,到最多只能憤怒或無奈地看荒誕的新聞內容,司法程序、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變都是兩年前滿城硝煙的遺物,還有不少人移民,但作者筆下催淚煙的刺鼻,顏色水射中皮膚的刺痛,民眾高呼口號的震撼,依然無比新鮮。


還記得文憑試前,通識老師苦笑著說「法治」一課應該不會是今年的考試內容,卻製作精美的最新版筆記,堅持教授「過時」的知識。同樣的,《天愈黑,星愈亮── 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一書,像磚頭一樣厚重,文章有短有長,彷彿處處都和香港人現時快速吸收資訊文化不符,部分內容甚至可能不會再出現。但文字會過時嗎?文章會過時嗎?正如作者說,「回應時代,做應該做的事」,在紀錄和觀察一刻,沒有人能夠預知明天,只是看過的,寫過的,就是時代的印記,未來再看,即使已經事過境遷,即使要花多一點時間,但文字,依然是時代的瑰寶,依然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延伸閱讀

《新聞守護者》的饑餓演練

影評 | by 葉嘉詠 | 2020-10-19

喬治.奧威爾與《新聞守護者》

其他 | by 蕭雲 | 2020-10-13

作者其他文章

孫樂欣

十九歲了,正在英國讀歷史,希望可以學多一點,寫多一點。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台北之旅藝術有感

藝評 | by 胡夢未 | 2024-03-18

《新活日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4

殖民地的語言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3-08

驚蟄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4-03-08

《無邪之境》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

著名電影史學家及理論家David Bordwell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