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nico tang | 2019-12-20

當我們一日學不懂怎樣與地球,即大自然共生共存,繼續妄想自大地以萬物之靈自居,我們便要一直在這個「末日」輪迴中受苦受難。又或許,只有放下「人類」這一種執著,才能如佛陀般,超脫於這種屬於「地球」的「靈魂」的輪迴之劫。 (閱讀更多)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沉迷哲學還是愛慕同性?哲學的同性色慾

散文 | by 胡雅雯 | 2019-11-26

兩人一起時過著狄俄尼索斯式的放縱生活——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進行S/M式的交歡,也思索著同樣的問題:倘若人透過在理性的範圍之外探索,遲早會在夢裡,在喝酒時或在共享的性愛銷魂狀態中,發現「存在」與「虛無」、生與死都是「一回事」,那麼,「偉大的尼采式探求」,或任何其他的甚麽探求,究竟目的何在? (閱讀更多)

生命與麵包

散文 | by 張婉雯 | 2019-11-25

很多人的成長部分,都缺少不了生命麵包。煎隻荷包蛋,加兩塊生命麵包,一杯滾熱好立克,這是張婉雯的四季日常,也是她那代人的四季日常。不因為特別美味或營養豐富而吃,更多時只為一種習慣,而習慣總是讓人安心的。化學海底撈令人虛火上升,麵包卻可日日吃之鞏固身心,二者若只取一,賢者自知何所選也。只懂炫耀自己可以吃海底撈的那群「綠色物體」,顯然不在其中。 (閱讀更多)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散文 | by 李屏瑤 | 2019-11-13

無論光明黑暗、雨日晴朗,同志運動一路走來,總是濕氣濃重的。關於這一路的同志運動,從同婚通過首日為朋友當證人說起,沿途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然而,最好的時代來臨,最壞的也來了。同婚之後,還有很多場硬仗要打,人權也非形單影隻,每個議題互相扣連,而在人權的這面網之下,我們都是共同前行的同志。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