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專欄:拍子簿】楊德昌筆記

專欄 | by  邁克 | 2025-09-15

1

對不起,仍然不很喜歡《一一》。受不了女角們一個比一個歇斯底里,受不了由芝加哥飛去東京的航班比台北飛去的快,受不了金燕玲的演技(幸好戲份極少)。唯一意外收穫,是見到痴男央求美少女替他傳信給神經質女神,忽然想起十幾歲的我也曾經客串青鳥,為鄧姓同學遞交書信,收件人姓郝,台灣來的插班生——可惜台男拒收,說「有話直接講,不要寫信」,鄧同學還有點怪媒人上轎,和他心儀的小熊眉來眼去,冤枉極了。


2

本來沒有打算重看《恐怖份子》,早前有同學問,當年影片首映,片名正寫是「份子」還是「分子」,回答有企人邊後又疑神疑鬼,怕答錯誤人子弟,既然修復版戲院公映,沒有什麼好得過進場一看究竟。


值得老懷大慰的是,除了的確是「份子」,影片還出乎意料經得起歲月考驗,同樣講男性中年危機,比眾口交譽的《一一》更到肉更入微更直搗黃龍。很記得繆騫人在戲中全程白衣,原來三個主要女角無一例外「素服」,但我們的時裝icon真是鶴立雞群,其chic所向披靡。


禁不住想,假如影片拍於今時今日,幾乎肯定繆小姐對白毋庸幕後配國語,角色直接換成香港新移民,與舊情人重燃愛火場口干脆粵語來粵語去,包保層次更豐富。不過這個劇本現在不可能拍了——劇情靠案頭電話展開,道具之一還要是早就進了文物博物館的實體紙本電話簿,就算重金禮聘金牌編劇陳韻文修改,也恐怕沒有解決方法。


3

行走國際的片名《台北故事》(Taipei Story),對洋夫洋婦當然更具吸引力,但我偏愛《青梅竹馬》,因為有種惘惘的「百事哀」味道,遙遙呼應《恐怖份子》片尾的《請假裝你會捨不得我》,如果再配上《牯嶺街》透過護士嘴巴哼的幾句《魂縈舊夢》,儼然蔡琴在楊德昌生命裏的三部曲。


那麼絕望,那麼前無去路,整整四十年後毫不過時,是台灣真正的悲涼啊。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邁克

香港著名作家,曾加入香港國際電影節從事節目策劃,1993年離職後專注為兩岸三地報刊如《明報周刊》、《蘋果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等撰寫專欄,出版著作包括《採花賊的地圖》、《我看見的你是我自己》、《性文本》、《互吹不如單打》、《坦白說,親愛的》、《花債》等。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