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Follow me】世道不仁 文字定心——訪米哈《昨天喝了河豚湯》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6-26


米哈最新出版的《昨天喝了河豚湯》,書名讓人好奇是誰喝了河豚湯,而喝了湯之後又如何。原來是日本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作品,除了他,書中還有五十位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這是米哈閱讀這些作家生平後的閱讀筆記,帶著對殘酷世界的感悟。「其實我讀一直以閱讀的每一本書的作者,在他們的時代,或多或少都面對一個殘酷的世界,可能是戰爭,可能是個人的失敗。但他們都是我喜愛的作者,所以便追尋他們的生活。」


寫不出東西的困窘


「我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究竟還有甚麼用?我的功能,或文字的作用在哪裡?我應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然後我想,其實世界不是今時今日才殘酷,不如看看以前的作者如何面對他們的世界。」米哈本身在學院工作,出版過短篇小說、訪談、散文,又在香港電台主持《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能者多勞,沒料到他在近兩年間,竟有寫不出東西的困境。


當時他推辭掉所有固定的專欄,難以安心,無法專注創作。他不知道在這個時刻,下筆要寫甚麼,也不知道究竟寫甚麼給讀者看才最恰當。


問到他創作的初心,他笑說是為了解悶。「當時我在研究院,每天寫論文、改論文,重重複複,很悶,了無生氣。每天固定下午到學校附近的餐廳吃牛腩麵,因此慢慢發現和我同一時段到來的客人,都是固定的。我開始觀察他們,寫了一張張創作筆記,直到提交博士論文之後,我才發現儲存下來的筆記已經很多,於是以那些筆記為本寫短篇、中篇,然後便是《餡餅盒子》的誕生。」他覺得但凡自己就一個人物出發去執筆,總有樂趣。


影響自己最多的作家


書中有五十位作家,對米哈而言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他也在閱讀作品期間有更多更新的發現。單單是書名,他便說本來是叫做「為什麼我要射殺那一隻象?」,出自喬治・歐威爾在緬甸的經歷,但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這個名字背後的權力問題,對自己和對讀者都有點過於苛刻。所以他改成「昨天喝了河豚湯」:「意味很簡單,我昨天喝了河豚湯,但今天我仍未死,如果每個人在歷經苦難之後,仍能有意識地活著,那是多麼好的一件事,這是我想給讀者一個溫暖的提醒。」


書中很多作家,大多都面對不同程度的殘酷世界。米哈說,每段時期讀海明威小說都有不同體驗,總歸下來對他相當佩服,尤其是他參與世界大戰,在前線見證無情戰火,人類肉身意意志存在大自然裡,這個命題反映在他不同的作品上。但是最後海明威選擇自殺,但你又可以責難甚麼呢?他不單用文字影響世界,更直接介入世界的鬥爭裡去。米哈說。


沙林傑則是帶著《麥田捕手》的手搞,參與二戰諾曼第登陸。名成利就,卻突然宣佈退隱文壇。「我想沙林傑是一個令我再一次思考創作困境的作家。他都可以做到這個地步,是不是我未夠盡力?其實我可以繼續寫,寫完之後會怎樣?不知道,寫便是了。」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子雲

陳子雲。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曾任職網媒《獨立媒體》、《香港01》。現自由身寫作,管理Facebook專頁「InsKino」。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