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 | by 洛楓 | 2021-06-24

原本應該坐在課室揮發青春的學生,到底是誰迫使他/她們不是守在校園的前線,便是躺在臨時醫療處的體育館地上?每個被誣蔑為暴徒的學生,在洛楓眼中都是那麼的純樸。明明之前還在興高采烈地說要研究誰的詩,轉個頭卻在抵禦警察發射的催淚彈、橡膠子彈、水炮車之中受傷。學生不是暴徒,祗是優秀的人被殘酷的極權者統治,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閱讀更多)

【太宰治專題】廢青、暖男、八二分界,誰比小栗旬更像太宰治?

其他 | by 黃柏熹 | 2019-11-06

今年是太宰治 110 週年誕辰,日本導演蜷川實花以太宰治與三位女性的的生平故事改編成傳記電影《人間失格》,由演員小栗旬飾演這位富有異性緣的帥男作家。太宰治多年來一直是熱門的改編對象,尤以名作《人間失格》最受歡迎,屢被改編成漫畫、動畫和電影作品;除了陰鬱照片以及小栗旬的帥男臉,還有廢青、暖男偵探等不同形象,日本媒介「再現」太宰治的熱衷程度,也可算是一種文化現象。 (閱讀更多)

《花椒之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1-20

麥曦茵拍攝首部劇情長片《烈日當空》時只有23歲,那時她拿著200萬港元經費,並要在24日內把電影拍完。事隔10年,由麥曦茵執導及編劇的中港台電影《花椒之味》(Fagara),台前幕後陣容鼎盛,然而探討的命題,卻從未離開《烈日當空》,說的是自我發現、自我療癒的過程。《花椒之味》小輯包括劉建均與高琳達的精彩影評,同是以《海街日記》作比對,前者麻辣、後者芬香,也有虛詞記者黃柏熹的麥曦茵專訪,揭開了電影對導演的特殊意義。 (閱讀更多)

諾貝爾雙響:朵卡萩的宇宙.漢德克的創傷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1-20

2019諾貝爾文學獎開獎,同時補頒因「me too」風波而停辦的2018年度獎項,於是今年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8年度得獎者奧麗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是波蘭小說家;2019年度得獎者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出生於奧地利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導演——兩位得獎者都來自歐洲。在「me too」風波之後,把諾獎頒給女性主義作家朵卡萩,以及經常毒舌諾獎的漢德克,是表示虛心的姿態嗎?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 教《倩女幽魂》的那一課

教育侏羅紀 | by 鄧小樺 | 2021-09-23

在「小說改編電影」課上,我死都要教徐克版的《倩女幽魂》。1987 年的電影,比同學都要老。而且很多人都已看過,興趣自然不是很大;今年又兼遇上舊生被控暴動,不少同學去了法庭聲援,課室學生又少了點。但我還是,覺得非要講《倩女幽魂》不可。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