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邪之境》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

日本著名導演濱口龍介擅於敘述當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以大量對白捕捉人與人的深度溝通,2021年出品《Drive My Car》於國際影展中屢獲殊榮後,去年推出風格迥異的《無邪之境》,借都市人的視角關注自然生態,並探尋人性的善惡。《無邪之境》沒有大量對白,更叫人專注於畫面所呈現的訊息,而電影的結局最為人所討論。編輯部由此組成小輯,收編三篇不同角度的影評,如有從尼采的「奴隸道德」看人與自然、資本世界與自然的辯證,以及巧的殺人動機。


評《無邪之境》:邪惡何處尋?




導演濱口龍介2021年的作品《Drive My Car》於國際影展中屢獲殊榮,如今推出風格截然不同的新作《無邪之境》,關注了自然生態及人性善惡。石啟峰認為當中許多關於自然風景和鄉野生活的長鏡頭,看似只是瑣碎的日常片段,但觀眾可以從中發掘出許多隱喻和意義,他再以尼采的「奴隸道德」看見當中關於人與自然共處、善惡的主題,亦探問我們要如何辨認邪惡。


論《無邪之境》——論人類命運:原初、辯證與辯證的終結




濱口龍介在《無邪之境》之中建構出一個靜態的場域──原初自然,對於我們這些「現代人」,一切都是神祕而陌生。海鹽分析電影裡的原初世界和資本世界,是如何構成辯證關係,並點出當中暴力的隱蔽之處,而最後資本世界的人類作為獻祭,意味著辯證運動的終結,善惡的劃分消失了,自然世界復歸平靜、神聖與潔淨。


半箭之鹿——巧——高橋:關於《無邪之境》的兩個問題




不少評論都已經通過資本、自然、溝通、暴力等關鍵詞來理解過《無邪之境》,更以資本、自然、溝通、暴力等關鍵詞來理解結局的象徵意義,但雙雙認為巧的殺機似乎缺乏動機。他在此提出兩個問題:巧的「半箭之鹿的逆襲」是否一種邪惡?而如果半箭之鹿的逆襲無邪、巧的襲擊有惡,「資本/邪惡—自然/無邪」的二元對立關係還是那麼不辯自明嗎?他由此試圖在兼顧情節的情況下,穿插不同文本與概念,給出讓兩個問題都能自圓其說的解讀。


延伸閱讀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年少日記》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1

《蒼鷺與少年》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2

《孩子轉運站》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9-02

《Drive My Car》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11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5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