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許鞍華執導的紀錄片《詩》去年上映,為香港文學界一大盛事,片中訪問多位香港詩人,當中以黃燦然和廖偉棠為主軸。為此,編輯部組成或許歷年來最有份量的小輯,由許鞍華的錄像專訪,黃燦然訪問,再收入四篇來自崔舜華、張欣怡、李顥謙及鄧小樺的影評,從寫者、詩人的角度共同述說對香港詩的想像,另外收入兩位主角早前在深圳和台北的講座紀錄,作為電影的延伸。 (閱讀更多)
你還記得當年上中國文學課的畫面嗎?YW眼見修讀中國文學的學生每年遞減,首次任教文學科卻聽聞學校要殺科,如今迎來了最後的十堂課,有所感觸。文學科課程要讀的內容多、試題難、回報低,中途棄船的人很多,只有九位學生堅持留下。這段旅程令YW反思怎樣的語文教育才是成功,到底DSE是否衡量老師教育能力的場域,相比五星星,他更貪心的希望是,學生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閱讀更多)
音樂劇《大狀王》去年首演囊括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十個奬項,此劇雲集全港頂尖音樂劇台前幕後班底:高世章與岑偉宗的曲詞、張飛帆出人意表的文本、導演方俊杰精妙的佈局,劇中探討生死無常、善惡難辨,情節扣人心弦,亦糅合古典與現代的獨特美學。編輯部特此組成小輯,收錄填詞人岑偉宗的專訪,看填詞家如何以歌詞從市井吵架譜寫到因果宇宙;梁萬如與馮曉彤分別以歌詞和意象作為切入點,揭露《大狀王》的深刻主題。 (閱讀更多)
《莊子・逍遙遊》被節錄出來變成高中「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十二篇範文)之一,但雙雙對惠子說五石之瓠「無用」卻又「掊之」,以及強調大瓠是魏王送的卻又表明將其打破感到不解。他認為只有對前度以前送下來的禮物才會如此,由此展開對惠子與魏王的分析,看莊子如何安慰「失戀」的朋友,為〈逍遙遊〉帶來另類的有趣解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