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小樺
「策展」這幾年變成熱詞,一方面策展人也成為入場看藝術展的理由,另一方面也出現「人人都是策展人」的現象。策展人需要為展覽作概念策劃,鋪陳說法,找合適的藝術家參與,也須考慮場地的佈局處理。在英國曼徹斯特和倫敦都有策展經驗的郭瑛,今次在「好想藝術」的專輯中,展現了策展的方方面面。
策展人是大打雜
「策展人的角色是複雜的,要定主題,要找適合的語境去盛載藝術作品;我想首要角色是一個詮釋者,是藝術作品或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溝通媒介。」郭瑛笑言策展工作中創意佔兩成,其餘八成都是行政、組織、管理、預算,也包括與技術員一起解決問題,像個大雜務總管,「不是能常踩高跟鞋、著靚靚。」
郭瑛近月應邀在倫敦一間餐廳搞展覽,場地是三百年的古蹟,聖湯瑪士教堂。郭瑛表示喜歡在古蹟中做展覽,雖然古蹟有著各種限制,但同時有著豐富歷史,空間內還留有過去的所有痕跡。郭瑛感覺,聖湯瑪士是十二門徒中最多疑的人,堅持用眼去看、用手去試,才肯相信耶穌的神蹟。郭瑛就以此策劃英國與香港的六位藝術家,探討「何謂真實,能否相信真實」的主題。
六位藝術家中惟一的香港人是鄧國騫,郭瑛認為鄧國騫作品素來強調以個人感受與認知方法切入,她的展覽會需要這樣的角度。鄧國騫沿其近年常探討的「吃飯」主題創作出一個影像作品,郭瑛則須在鄧不在現場的狀況下指揮佈展,大家靠live chat溝通。投影機的角度、高度、性能、天花板的狀況,都成為關鍵問題,須現場解決。現場十分重要,餐廳現場與藝術品的主導程度都須協調——另一位藝術家的紙雕與現場陳列條件不合,幾乎是看著場地重新修剪作品。
策展也有風格
郭瑛出身藝術系,自二○○六年在英國一間藝術中心做策展人,前幾年回流香港,一心想把英國學到看到的東西帶回香港,「看可以在香港做到甚麼。也會害怕,但逐一去試吧,要花點時間去適應工作環境和文化。」有些策展人集中某些特定
在地語境(local context),而郭瑛說自己是旅人型的策展人,進入不熟悉的文化環境時,她會找一個對口人,多數是策展人或researcher,助她透過較個人的觀點去認識主題。郭瑛自言,策展風格是「反思性」(reflective)的。
郭瑛策展重視「personal touch」:「我策展常常好像在想像一個人,是甚麼性格,這次有甚麼情緒……我覺得策展是反映生活、地方、經驗、時代,將來可成為紀錄文本。」她習慣在策展時切割場地空間,「不會有一個位置可看得完我整個展覽,總會設一個序幕性作品,或一個步驟,你必須過了才能看到其它地方。」
創作時的郭瑛
郭瑛認為出身藝術系對策展工作有幫助,「不止是解決問題,而是當情況與內容有關時可深入討論」。她本身也從事創作,作品風格冷靜淡定,有著純粹的專注和淡然。「我作藝術家和策展人,都是性格主導。我的情緒較穩定,不會輕易流露在臉上。我的作品也沒有subject matter或很明顯的情緒,通常都只是take time,令事情發生。」
郭瑛做大量的大量的紋理sketch,她認為繪畫是類似冥想的過程。她的畫通常就是她的「limit」(極限):像她自己一樣高,像她平伸雙手那樣寬。但她用最細的針筆、鉛筆、磁磚膠去畫,「慢慢將空白平面填滿的過程,我很享受,就這麼簡單。原因莫名。我覺得這是一個邀請觀眾進入的過程。」她花很長的時間準備,畫上多層的底色,進入環境和氣氛。細如牛芒鋪出來的紋理像毛巾、餅乾、毛皮,也是有意的指涉。
大學三年班,郭瑛畫了第一張《褲頭》。此前她試過形象化、文字進入、裝置、雕塑等,都不大通,直至《褲頭》,她明白了自己是個怎樣的藝術家。畫中的就是她自己的褲頭,毛衣、綿布花襯衫、牛仔褲,「原來自己身上有這麼多質感。」畫紋理、花、葉、竹一一細描,純粹如「練功」,郭瑛這樣喜歡——找到自己不是議題性、形象性的藝術家,「我成長經歷的年代、生活經驗,都沒有特別想要用藝術去探討的,我是沒甚麼要說的藝術家。但隨生活經驗累積,我看到可以藝術這個我熟悉的媒介去討論、交流——策展可以滿足我的交流欲望,創作本身不可以。」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好想藝術》(本集於7月1日播放),逢星期日晚上10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逢星期三晚上6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提供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