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DSE】中文卷揭盅!課外閱讀談卡夫卡 作文題目難唔難?網民:「睇完覺得自己玩完」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4-02

今年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閱讀及寫作卷於今日(2日)開考,閱讀卷一分成指定閱讀篇章及課外篇章兩部分,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取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文言文則包含兩篇選段,分別是一段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摘錄,以及一段金代學者和文學家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的摘錄。


今年卷一乙部課外篇章考核三篇,白話文有兩篇,兩篇篇幅相若,各文章長度只為一頁紙。第一篇節錄自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其作收錄於2023年的散文集《主人公:蔣方舟重返文學群星閃耀時》的序言。作品談及閱讀文學的意義,當中更提到小說家兼哲學家卡夫卡,「在卡夫卡的故事裏,人一覺醒來,忽然發現自己或是處於一個巨大的沒有出口的迷宮,或是變成人人嫌棄的甲蟲,或是成為了無從辯解、無處申冤、無辜無解的犯人。在卡夫卡出現之前,當我們面對巨大且不可知的力量,那種孤獨無助的狀態不曾被命名。」


第二篇為台灣女作家柯裕棻的散文《比正路還長的巷子》,收錄在在《恍惚的慢板》中。文章講述「我」漫步於城市、鄉郊和城郊小巷時的觀察及感受,藉此抒發對人生的感悟,文章寫道:「又驚奇又迷惘的歧路感,多麼像人生啊。」


第三篇為文言文,有兩則選段,分別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摘錄,內文記述安史之亂時,張巡和許遠守睢陽城一事;另一篇為金代學者和文學家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的摘錄,談及王若虛對張巡和許遠兩人的評價。


中文科寫作卷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題目要求考生需為義工計劃撰寫一篇演講辭,旨在介紹計劃意義及呼籲同學踴躍參與。乙部寫作部分,考生須三題揀選一題作答,三題問題分別為:「藏在泥土中的寶物」;「為不完美添色彩」為題作文;「行事要量力而為,沒有好結果」和「要踏出舒適圈,才可以突破能力的界限」談談以上的觀點及看法。


有部分網民則在社交媒體大嘆《比正路還長的巷子》一文難以理解,指出巷子有雞、狗、婆婆等經過,難以從中領悟出人生道理。有網民認為今屆作文題目「藏在泥土中的寶物」具備深度,直言:「感覺文筆好嘅話會寫得好有趣、好好睇⋯⋯已經期待5**作文了。」其他網民表示,「睇到題目嗰陣時畀泥土塞住咗個腦」,甚至有社交媒體專頁以泥土創作出Memes短片,影片主角在努力挖掘並成功找到藏於泥土的寶藏,引來網民紛紛點讚及轉發。有網民則表示完成中文卷後驚呼「睇完覺得自己玩完」。


此外,有網民在Threds中表示,文言文選用金朝儒學家王若虛的《滹南遺老集》實屬意外,指出金朝儒學家未在中學課程中教授,令大部分人都不會認識。而在DSE卷的出現,使他有機會認識及研讀金朝儒學家作品,並指出文章探討歷史判斷及道德判斷,聯想到牟宗三的《歷史哲學》,大讚擬定題目的人士「有啲料到」。


對應屆考生而言,DSE或許被視作人生的全部,承載無數期待與壓力。然而,人生之路漫漫無垠,回首時,這不過是一段尋常歲月的剪影。無論此刻是緊張還是忐忑,惟有傾盡全力,方不留遺憾於未來。願每一位考生在這場試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唯一的大同

其他 | by 林喜兒 | 2025-03-18

編輯推介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

佛洛伊德的最後一天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3-28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

白卡之城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3-24

撓腳

小說 | by 姚金佑 | 2025-03-21

這些日子以來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