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辛波絲卡,種種可能】前置詞:瞬間迸發的熱情,讓我們與辛波絲卡相遇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3-07-13

出生於波蘭的著名詩人辛波絲卡,曾經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也曾創下一週內銷完萬本詩集的紀錄,兼得暢銷大眾與殿堂文學的光環,筆下許多詩作都淺白易讀,自生活細節取材,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都能找到她作品的入口。2023年七月是這位詩人的誕辰百周年紀念,今期整本《無形》特意以辛波絲卡為題,邀請不同作者分享閱讀辛波絲卡之所得,並廣邀詩人發揮想像,撰寫辛波絲卡的同題對話詩作,讓讀者得以進入她的不同文學世界。


辛波絲卡的詩作境界睿智冷峭,鍾國強漫談她筆下的動物,如何在發展意念時用為隱喻。寫動物,也是寫人,辛波絲卡讓我們明白到,動物與人並無對立之必要,眾生皆平等。曾翻譯詩集《黑色的歌》、《給我的詩》等書的林蔚昀,則談活在波蘭人民共和國的辛波絲卡,政治可曾影響到她的生活與創作。從那些不直接的政治詩,讀者可以感覺,可以思考,甚至可以發笑,即使無法造成立竿見影的改變,卻是個人保有心靈自由的一種瑜珈。


鴻鴻讀過辛波絲卡的傳記,寫成〈我相信,我不相信〉的詩作,示以基進小眾的價值觀;鄧小樺則以〈黑色的歌〉,呼應原詩那個在舞池中倒下的而周圍不聞不問的人,「少作」是耐人尋味的黑色過去。擅以女性身體經驗銳利入詩的謝曉陽以〈女性的肖像〉入題,喜歡辛波絲卡的黃秋生亦詩興大發,以「生抽王」的筆名寫成〈烏托邦〉。周漢輝的詩作〈多見以後〉,則對應〈一見鍾情〉及〈恐怖份子,他在注視〉,有緣必能相會,有孽亦可;陳麗娟與曹馭博亦分別以〈詩篇〉及〈有些人〉,回應辛波絲卡的兩首同名詩作。


讀過辛波絲卡〈少年〉所呈現的微妙糾結,李敬恒想起起了電影院內默哀般的靜默。比起歲月,暴力與傷痛能更有效地在一個人,甚至一個社會,與她年輕熱誠的過去之間,撕出一道更慘烈的裂痕。石頭與砂礫,常常出現在辛波絲卡詩中的物象,回看辛波絲卡寫於不同時期的詩作,黃潤宇從對方在歌德獎頒獎禮上的自白說起。多年前讀到辛波絲卡〈博物館〉的艾苦,回憶年紀還少仍覺不明所以,直到後來三次到訪她生前長住的克拉科夫,除了找到逛博物館的樂趣,對詩作也好像明白得更多。


辛波絲卡的詩作精煉,用的是日常語言,描寫的是日常事物,與讀者的距離可以很親近,同時卻又可以帶我們前往遙遠的地方。詩的偉大可以很微小,詩的微小也可以很偉大,這是我們作為讀者,從辛波絲卡作品領悟到的可貴。


現代詩人的毒舌忠告——評《辛波絲卡談寫作》


〈更正啟事:《無形》第62期「到底拖延過甚麼事」,淮遠〈延緩小記〉一文的「晚飯後該服用甚麼勞甚子」(P.8 第3段第2行),正確應為「晚飯後該服用甚麼勞什子」、「去延緩甚麼勞甚子」(P.8 第3段第3行),正確應為「去延緩甚麼勞什子」。編輯部校對疏失,謹向作者及讀者由衷致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