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蔡樂佳 | 2023-02-24

去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與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聯合主辦「跨文化對話、協商與現代性:現當代華文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多位學者,於線下及線上同步參與會議。來自多個領域的研究者乘著工業、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羽翼,齊聚於此,得以跨越地理空間的界線討論交流,與會議主題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呼應。 (閱讀更多)

詩人不害怕AI:訪《谷川俊太郎詩選全集》譯者田原

專訪 | by 煮雪的人 | 2023-02-23

華文世界幾乎所有谷川俊太郎的詩,都是由詩人田原翻譯,他們不僅是作者與譯者的關係,田原也是谷川的研究者與多年好友。煮雪的人訪《谷川俊太郎詩選全集》譯者田原,談到谷川是位經得起「時間、讀者、翻譯」三者考驗的詩人,也從急速發展的AI談寫詩。 (閱讀更多)

詩與影的距離:香港藝術節@大館《讀音:進山.看海.未嘗不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17

自 2019 年起,聲韻詩刊以《讀音》之名,發起一個多媒體詩歌保育計劃,持續記錄不同年代的本地詩人朗誦詩歌的聲音。在 2 月 18 至 26 日,「香港藝術節@大館」進一步為詩歌帶來多角度美感體驗,舉辦《讀音:進山.看海.未嘗不可》,邀請視覺藝術家曾敏富(Matthew)和梁山丹(Lily),聯乘本地三位詩人飲江、關夢南、王良和跨界合作,探討視覺、科技與詩歌藝術的互換關係,在全新感官領域下轉化詩歌成為多媒體的互動裝置,引領觀眾進入全新的詩意想像。 (閱讀更多)

時變、世變、人變 真實的荒涼:記「周蜜蜜x陶傑《亂世孤魂》對談:相聚冬日,撫今追昔」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22

2046出版社早前為新近出版的周蜜蜜新作《亂世孤魂——我與羅海星,從惠州吉西二坊二號到唐寧街十號》舉辦對談會,由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擔任主持,並邀得知名作家陶傑和因傷未能親身出席座談會的本書作者周蜜蜜作視像分享。與會的講者和聽眾,在冬晚的氣溫中團聚,一同於仿60年代裝潢的復古餐室中,藉著絲襪奶茶的氤氳餘香,懷想周蜜蜜真實紀錄下的舊香港。 (閱讀更多)

苦難中的痛感覺醒:記「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20

在早前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謝曉虹和鄧小樺就著「無遮之鬼,災難之書——社運後女性書寫」為題,抒發作為女性作家,在社運之後,如何以當中的觀察為書寫題目,並分享當中虛構與寫實間的平衡處理,並與本次講座主持、也是一位女性作家的楊佳嫻,從橫跨港台兩地的視野,帶出兩地作者在不同的處境中,文學觀點和處理上的差異性。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