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來自導演Yorgos Lanthimos的作品,一定是會有很多影評、無數的電影賞析,《憐憫的種類》當然也不會例外。


文化研究者和經濟學家、物理學家一樣,總會試圖創立單一理論去解釋全局。這種想法是常態,對一般的電影是完全沒有問題,因為一般的電影都是有明確的核心思想,但對Yorgos Lanthimos的電影就不那麼容易,只要腦根動少一點就會覺得混亂。而這次《憐憫的種類》比以往的更加困難,三個完全獨立的故事,而由一組完全一樣的演員飾演,並且以一個彷彿沒有關係的R.M.F.串聯,讓人想不到從何入手。


在眾多的評論中,有些以傅柯式權力結構為切入點,有些提出寵物倫理打開議題,有些用宗教理念論述,其實就是對應三章不同的劇情為起手,試圖貫穿全劇。但還是離不開「憐憫」的「種類」這個框架。

首先要問,憐憫的性質是什麼?用一個看上去很類似但事實上很有分別的觀念去和憐憫對比,大家就會明白。這觀念就是儒家、華文化圈的人都會知道的:惻懚。單從感覺上看,憐憫和惻懚是很類似的,字典上也會明確地說惻懚是仁慈、同情、「憐憫」之義。但從操作層面看,其實分別很大,根本是很不同的觀念。


惻懚,另一叫法是「不忍人之心」,故名思義是不能忍耐的、直觀的、反射式的心理狀態,如《論四端》中見孺子將入於井我們是不會有任何考慮,直接就會向孺子施救。由對客觀事件的認知,到心理狀態的產生,到作出行動,沒有半點考慮、猶豫,惻懚者以作為人的身份全然對等地、體驗自身行為自由地對待被惻懚者,雙方都充分得到尊重。


但憐憫不然。施予憐憫的人,是無法向比自己優越的人實行憐憫。


而一個人,即使貧窮、殘障或者際遇坎坷,只要他或她本身心靈強大,或了悟世間實相,是沒有必要被憐憫。所以,憐憫不是一個對等行為,施予和受施予雙方必然存在高低的地位分別。而且憐憫的過程中,受施予者完全是被動,沒有半點自由,以放棄自由去表達忠誠,獲得愛。放棄自由,表達忠誠,獲得上位者青睞,大概是社會的常態,上位者的聖恩恐怕也是一憐憫的種類。


其實就是電影中表現的,角色與角色之間掛勾着施與受的機制,既明明白白的不對等,又確確實實地不自由,不單只受方不自由,施方亦不自由,而互相依賴、享受、安定在這個遠離自由的機制中。上世紀的精神分析家ERICH FROMM稱這機制為「逃避自由」(1941年出版成書),「逃避自由」也是貫通三個故事辯證地浮現出來的核心。《憐憫的種類》的重點不在分類,而在對憐憫的診斷。


電影其實是在展示了人對自由的逃避,而角色以憐憫這個方式表達,所以,電影的真義是: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KIND OF escape from freedom, iS KINDNESS)。


如果導演有看過《逃避自由》,那麼電影就是對此書作出了完美的呈現。如果導演沒有看過《逃避自由》,那麼此書就是對電影作出了完美的解釋。華文世界已有用《逃避自由》去談《憐憫的種類》的文章,這是理所當然,會看《憐憫的種類》和會喜歡、深究《逃避自由》的根本是同一種人,相信西方語言相關的文章會更多。但不同的人看到的、寫到的東西都會有不同。這裡最重要的特點,是不會以書全盤解讀電影,因為Yorgos Lanthimos是不會輕易地放過完美,他總要加上有他特色的雜質。在此先去除一雜質(另一雜質放在結尾),就像現象學般先把雜質放入括號,然後才對研究的內容進行描述。


裸露、性愛、血腥、神經質、混亂,這些「雜質」是Yorgos Lanthimos電影的標配,是他電影系統的函數,差在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比例,就如巴洛克畫家Caravaggio畫中的男孩、果籃、紅布,這些事物對Caravaggio本人當然是有特定意義,但就畫而言,這些事物就是Caravaggio的簽名。裸露、性愛、血腥、神經質、混亂也就是Yorgos Lanthimos的簽名。就一般觀眾,特別是華文化社會、東亞社會的觀眾或比較保守的觀眾,在電影中看到這些「雜質」會感到突兀,甚至知道電影會如此就根本不會看,Yorgos Lanthimos的電影也不可能是高票房收入的,但我們只要細心想清楚,裸露、性愛、血腥、神經質、混亂根本就是人類生活的日常,只不過人總是看不到或故作察覺不到,這些「雜質」本來就是生活的元素,導演大概就是要告訴觀眾,他的電影就是寫實。


正式進入主題:從精神分析角度對《憐憫的種類》作解讀。


現代的心理學,是作為一門學科而存在,所以要求研究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用宏觀現象去建立心理學知識。而精神分析是研究個別行為,這個「個別行為」當然是指社會認知上的「不正常」、「神經質」的行為。而個別行為之所以能夠成為學術知識,因為精神分析學家認為在神經質者身上觀察到的現象,其實與「正常人」身上所觀察到的並無二致,甚至應該說,我們能從神經質者的表現清楚發現問題,但「正常人」的日常表現不會太顯露問題,後者很多時是更大的災難。


《憐憫的種類》的內容就是圍繞神經質的人,做很混亂、荒謬、極端的事,「正常人」的觀眾看上去,就像看一齣精神病記錄片,但導演就是要觀眾反思,我們所謂的正常人,其實和神經質者沒有分別……看看華文化、東亞世界的教育。標榜的是「文化學校」、填鴨式教育、操練、精英制,教出來的是「全人」還是商業社會機器?!樂器學習產業化。大家沒有看錯,是樂器學習不會音樂學習,因為這個產業只是一門技能,樂器技能是為了升學,更是為了用來教別人以賺錢,而被教的人也是為了升學和將來賺錢,與音樂完全無關。一代一代地教和學下去,教得好的或包裝、營運得好的,成了上層、贏家,反之就是付了錢而得物無所用的輸家,傳銷是也。除了學業成積和技能提升,還有品行。成積好的、家境好的、有家長培訓和管束的,就能品行拿A,品行是否好並不重要,當然也不會問什麼是好。知道壞、夠膽壞、能夠壞,而不壞,才是好;不知壞、無膽壞、不能壞,而不壞,就只是無知、無能。


社會上充滿了顛倒的事情,而人類總會認為這是「正常」。電影中第一章,Robert認定殺R.M.F.就能獲得Raymond的關愛;第二章,Liz割下手指、肝臟以滿足Daniel;第三章,Emily被社群拋棄仍繼續執行任務。看似荒謬,但起碼是可以用因果思維去連繫,就如電影中明示的狗,狗給人類手手就可以得到零食,而「給手手」和「零食」本身沒有直接關聯,關聯的只是狗對人的服從。這就是「逃避自由」機制,貶低自我甚至摧毀自我,放棄自由以促成和高位者建立「控制與被控」關係,從而換取安全感、穩定感。


教育,聲稱為「德智體群美」,實質是創造賺錢機器。樂器,遠離音樂。品行,是獎賞無知,懲罰自由。這些社會的「正常」,連勉強的因果也連繫不上,目的與手段矛盾,不是比《憐憫的種類》更荒謬嗎?!


再看看傳說中有個美麗島嶼,有以百萬計的人願意放棄自由、自主、自強,為了不觸怒利維坦以求一夕之安穩,那和電影中的Robert、Liz、Emily有什麼分別呢!所以,神經質者與正常人,其實並無二致。

電影中的轉折位,是角色本身活在安穩期間,出了一些問題(Robert被拋棄、Liz不被丈夫信任、Emily被逐出群體。),角色從安全感中斷裂出來。精神分析學認為,人在自立、個體意識完整前,有一個個體化的過程,稱「初始連結」。人由連結母體,然後緊密接觸母親,繼而父親及其他親人,再擴延感受大自然、人為化社會,加上學校或教會,建立初始的意識,完成個體化出社會自立。經歷「初始連結」,人就會行使積極的自由,以獨立個體的狀態去建立處世的安全感。


筆者這部分,是和其他評論不同的地方,電影中的角色並不是劇情開初就已經逃避自由,他們只是把自由、自我用在非積極層面,導致服應權威、丈夫、宗教,但仍然是有自我,真正逃避自由、渴求憐憫是在劇情轉折從安全感中脫離之後。就如電影《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即使進行了加入「新心靈舍」的洗腦儀式,他仍然是有自我。發現「新心靈舍」原來是邪教式騙局,陳桂林存心委身於靈舍以獲取救贖的信念徹底崩潰,這是《周處除三害》的轉折點。多數的教眾就和《憐憫的種類》的角色一樣,逃避自由,把整個心靈附在一救主(ERICH FROMM稱之為‘’神奇救星‘’,通常是醫生、心理分析師、教主,則讓人依賴的職業、身份,《周處除三害》中的林祿和齊集三個身份),而陳桂林找回「初始連結」,進行他本身意志應然而為的事。


當人生中遇到巨大的挫折或危機,人與安全感斷裂,就會墮入迷失期。挫折、危機,是由「初始連結」所建立的自己一直生活連繫而來,所以「初始連結」與挫折、危機掛勾,產生了恐懼、痛苦感。心理健康、性格堅強的人,會尋找自己的「初始連結」,積極地重新建立安全感以擺脫和克服挫折與痛苦,但電影中的角色克服不到,因痛苦而否定「初始連結」,就如Liz否定她父親的勸告,進入「次等連結」狀態。


次等連結:徹底放棄自我,並將自我與外在的某人或某事熔接在一起,以獲取自我所欠缺的力量。在這機制,已經不是「控制與受控」或「支配與服從」,而是「施虐與受虐」。受虐者以傷害自己、折磨自己來把自我消耗殆盡,好讓與施虐更徹底融合。而施虐者則有三種施虐傾向……就是三種「憐憫」:以下引號為《逃避自由》的原句。


一,「意圖使他人依賴……他人只是工具」,與電影第一章吻合。

二,「剝削他們的一切……將他們開膛剖肚」,與電影第二章吻合。

三,「使他人羞愧……處於尷尬與屈辱」,與電影第三章吻合。


受虐者對施虐者的依賴是顯而易見,而施虐者對受虐者的依賴則不易察覺,但事實上是必然的,因為施虐者的力量來源完全來自於他施虐的對象。這種互相依賴產生了「愛」,在關係瀕臨瓦解時才出現的愛,源於恐懼的愛……


愛,這觀念本身是道德性,而道德只有在自由意志的行為下始可能發生。在逃避自由機制下,根本沒有半點自由意志可言,又何來愛呢?!


所以電影中的愛,都只是在互騙與自欺的假愛。


最後交代另一「雜質」:R.M.F.這部分只是猜測,筆者毫無把握……R.M.F.是暗示導演Yorgos Lanthimos本人。第一章,一次又一次被謀殺,代表導演的電影一次又一次不為世所認同。第二章,R.M.F.頒獎給Liz,代表Yorgos Lanthimos終令Emma Stone得獎。第三章,《Poor Things》的成功,復活,可以繼續拍導演自己風格的電影,繼續迎接被謀殺。


電影的封面是幾張重複的臉,就如三章不同的故事而用上同樣的演員,先有Emma Stone的存在,然後她可以是Rita、Liz或Emily,存在先於本質,Yorgos Lanthimos或許也是一名存在主義者,那麼,在他眼中「電影」大概也沒有「娛樂大眾」、「賺錢」這些本質,「電影」本質是什麼,只能由導演自己定義。


也許,這齣《憐憫的種類》會令R.M.F.再死一次,但Yorgos Lanthimos是不會逃避自由,不會屈服於市場的憐憫。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編輯推介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9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