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美術館中的「小世界」 藝術普及至觀眾個人感受
在藝術的世界裏,多媒體的創作也好,傳統的創作方式也好,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和展示機會去讓我們反覆思考,在現代社會之中藝術品似乎隨處可見,到底亞洲的藝術活躍在什麼場合,適合在激烈變遷的社會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台北雙年展,以主題「小世界」(Small World)代表希望,如策展人所述,讓藝術家以其作品透露著對世界時局的不安和表達他們的視野;全球疫情撞擊出個人對自我生活更大的掌控權,卻也同時挑動了被孤立於廣大群體之外的隱憂。
展出的不只是藝術家的想法,是深化的體現
藝術是講求感受力的一門學科,藝術家提出問題回應社會現象,希望以更廣闊的方式來尋找和展現屬於每個人的答案。個人和社會,自我領域的擴展和社會的界限。藝術家堅定的不只是他們的立場,透過創作和藝術,更體現了細緻和深化的思考,讓群眾進入藝術的世界,以藝術去思考貼身的問題及進入不同的想法。
本文作者拍攝
展覽由策展人周安曼、作家兼編輯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和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共同策劃,匯聚50多位臺灣及國際的藝術家和音樂人,展出更包括19件全新創作和委託製作。一系列的聲響、音樂表演、動態影像、攝影、錄像、繪畫、雕塑和裝置作品,匯聚視覺和聆聽的閱讀,一個把多國藝術品共冶一爐,成為充滿對話,甚至是即興構想的藝術空間。
藝術是虛構的,它的陳述在描繪一個又一個觀者沒有看見過的想像世界。想像源於有期望和憧憬,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也讓觀者看見更遙遠的將來和更大的夢想。除了給予觀眾視野,也是對同理和感受性的再思再想,在生活繁忙的節奏之餘調劑和重整。
要是問到當代藝術的門檻會否有點高,需不需貼地?看到這個展覽完全不會有這個想法。經策展人巧妙和精心的安排,龐大的信息量安放在極佳的視覺體驗之中,一進門口就是關於如何渡過疫情的話題,藝術家們在疫情時經歷了什麼事情,是一種怎樣的經驗?這一個安排打開了大眾的記憶,彷彿從夢中喚醒了進來看展覽的人的,讓大眾以溫和的方式進入雙年展的對話大廳。
集體展覽的共時特性
《碉堡考古學》,1958-1965,微噴輸出,尺寸不一,共27區©︎台北雙年展
《滑言舌誤》2022,布面油畫, ©︎台北雙年展
集體的展覽,是一種共同的努力,也是一種共時的競賽。藝術家能調和間彼此的差異,突顯彼此之間個性的異同,將既定的社會對話和政治氛圍下,藝術促進社會中的個體彼此之間的理解。當中有不同的實驗影片大師伊藤高志的《Spacy(1981)》、「思考速度的哲學家」保羅.維希留為反思科技的《碉堡考古學(1958-1965)》、陳敬元引人聯想起西方繪畫歷史中片段的風格與特徵的油畫系列《滑言舌誤(2022)》,拉哈.塔貝特的微生物攝影作品《十一個破碎海洋(2020)》,訊息繁多,也是藝術家精心的一個關於他們對主題「小世界」的最佳想像和展示。集體的展覽以及集體的策展,策展源自於更早的百多年西方社會,博物館的成立以及私人展覽廳的建成開始,而集體的展覽源自於沙龍的出現,學院派以外的藝術家和畫家需要一個更大的空間去討論和探討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以及當時的想法。當中雙年展亦是歷史悠久,匯集各國的藝術家呈現當中一個充滿思想震盪和共鳴的盛大藝術節。藝術家的全新作品以敏銳的觸覺刺穿時代的陰暗面,帶出廣為人知的話題以及視覺,以藝術經驗衝擊一般人對於社會的連繫的慣習和關於各種話題的思考。
藝術不只是靜態或者固定的一個裝置,它是互動性的,具有和人溝通的特質。像是台灣藝術家賴志盛《2B205》的台北雙年展委託創作作品,強調空間性的使用,讓觀眾思考這個獨特結構,以大量風扇的機械裝置構成一個介乎於熟悉和陌生之間的體驗,讓來的觀眾能夠花上多少一點時間,待着沉澱當時的情緒和感受。這是一種超越語言的互動,藝術品和觀眾共同存在於一個空間,行走當中的流動引起的思緒,這種體驗固然是靜默,當中激發出來的是和藝術品最親密的溝通,這種體驗不只是當下,更能帶到觀眾更久以後看展覽的經驗裏。
《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 尺寸依場地而定 ©︎台北雙年展
同樣是委託作品,不得不提有著多重身分的dj sniff的裝置作品《變形器》,意欲探討電路的微型網路所形成的聲音美學,也正是音樂文化能夠傳播全球的關鍵。在2023台北雙年展期間,由dj sniff更在臺北美術館主持了(2023年12月10日至16日)一週的活動,邀請來自三位顛覆傳統刷碟表現的實驗性唱盤藝術家們誠意演出。
《2B205》,2023,複合媒材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台北雙年展
一個展覽作為記錄的特性,透過藝術的對話不只是存在於會場之中,台北雙年展於台北和東亞的自然有其重要性,可我期待一場更連繫本土和亞洲各國之間的對話。每個藝術家作品的分開陳列雖然大為可觀,內容卻見有點分散,着重過多個人的體驗和思路。一個龐大的展覽要包容一定資訊量的多元議題,把眼前常見但未明察的內容以可閱讀的形式攤開。來自亞洲各個國家的藝術家,包含各種年齡和閱歷、經驗及背景,當中有微觀的、強調個人感受的、以少見大的、關注未來議題的。身兼藝術家及音樂人身分的唐納天作品《漫遊微觀宇宙》,以晶片和電路板為靈感,建造出一個精緻的「沙盒」地形,藝術家以微細的晶片和博大的結構排列出一個和平常不一樣的視覺及佈局,混淆了我們對日常的感受,讓我們重新以由上下的方式俯瞰世界格局。記錄性的體驗不只在於當下,為了拓展更大和更廣闊的議題,和全球化的藝術媒介及其他相關美術展覽會場連繫得更深。
比起香港的展出經驗,觀看藝術品的經驗也是重要
對於香港的藝術展覽展出經驗,有什麼可以值得參考的地方?第一個觀察,香港的藝術圈一直有強烈的商業元素,香港也有其獨特的藝術環境,藝術學生離開校園就要面對如何經營自己的創作。西九文化區的M+和故宮博物館的投入運作,鼓勵了香港藝術社群以外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和發展,軟件需要硬件的配合來體現,即是西九文化區的落成及東九文化區的即將運作,讓藝術家有了機會把作品帶到了社區面前,增加溝通的機會,強調藝術在社區中的各種角色,例如協調社區各種界別的運作、促進社會對不同種族的理解等。新場館的落成,藝術家會以藝術作怎樣的溝通,充當社會中不同的聲音。香港一直面對人群的流失和社會流動,社會環境和風氣的變動是藝術家們每天探討的問題,也是他們創作的養分。
另一方面,我們也許是時候反思,不需把展覽和藝術家的角色思考得太複雜。這個展覽的最大優點是能夠融會一個極大量的藝術家網絡,觀眾可以感覺到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之間的距離很接近,讓人有一種親密性去願意接近當代藝術,從中去思考或者體會各種日常難以沉澱的感受。
藝術的實踐是良性累積,同時也是可以展現到所有負能量的狀態和空間的手段。三月就是香港的藝術節,當中不乏52周年大量的海外表演者來的活動,透過看展覽,我們可以知道彼此文化的不同,感受大家不同社會中相應的脈搏。而且,月底也迎來大量的商業藝術活動,和西九文化區的「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將於2024年3月24日至26日,匯聚國際的精英,除了可以思考藝術真正的作用,亦是可以感受藝術中萬物交融的刺激和暢快感。如同臺北美術館的三位策展人表示:「現在是我們重新審視疫情經驗並重新構想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的最佳時機。希望所有觀者都能在這個小世界裡探索並找到與他們自己相應的位置。」
延伸閱讀
台北雙年展網址: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3/list/participants
《不離地藝評──何慶基剪報集(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cul-48311603 未來趨勢:藝術界在20年後會是什麼樣?
作者:胡夢未,藝術史碩士生,苦悶時在藝術中思考,思考將來時在藝術中過渡,思考和藝術的距離時,走進了藝術,書有散文《愛的幸福書》,文字見於小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