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者到作品——姜濤的光速演化

其他 | by  董啟章 | 2022-05-04

從偶像(被認為靠靚仔)到跳唱歌手(證明自己憑技藝)到創作者(主導歌曲意念)到導演(演出整體執行),我們所知道的姜濤在三年間經歷了極速的演化。從上一首歌《鏡中鏡》的自我探索,到剛推出的《作品的說話》的世界關懷,更加是個驚人的跳躍。誠如作品介紹中說,「九胎是與自己和解;十胎是盼世界和解」,從內到外,從自我到世界,方向分明。

《作品的說話》在姜濤二十三歲生日推出,作為回饋世界的禮物,別具意義。昨天姜糖們為偶像賀壽的盛況,看來好像有點誇張,但正正是乘著這份熱情,姜濤才能更有效地把他想說的話,通過作品傳播出去。他很有意識地把粉絲對他個人的崇拜,轉化為更廣大的愛與善的力量。這一點非常可貴和可敬。要把這種能量最大化,便要不斷做出更好的作品。於是形成了創作者和支持者的互相增益。偶像還是偶像,但偶像不只是偶像。


《作品的說話》:把世間留給善良的人


姜濤的全面才能和實力,在新作中得到驗證。《作品的說話》是一個作者式的作品,除了是他回應世界局勢的宣示,整體和細部都貫徹著姜濤的創意。當然團隊中人都是行內的頂尖,Gareth T. 的曲和小克的詞,都是最上乘的,而舞蹈、場景、服裝、攝影等也配合得天衣無縫。姜濤的演出水準不容置疑,想不到的是他作為導演,竟然可以駕馭這樣規模的場面,MV的效果既震撼又動人。

《作品的說話》元素很多,野心又很大,弄不好很容易會變成大雜燴。現在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電影感和劇場感自然融和,敘事和歌舞混然一體。在分別來看的歌藝、舞藝、演藝之外,姜濤展現了整體藝術的把握力。這是一個層次的躍進。在當中也可以看到他以往作品的痕跡,形成一條演化的路徑。比如說一開場的大逃亡,立即令人想起《鏡中鏡》裡被追殺的場面;後來點起火堆在火光中起舞,令人聯想到《Master Class》中火的意象和畫面。這些舊元素在新作裡衍生出不同的意義。過去的火似是要燒毀和淨化,現在的火則是帶來溫暖,照亮世界;過去的奔跑是逃離世界,現在的奔跑則是與他人共存,一起尋找出路。

歌曲的風格和影像的內容形成反差。影片在炮火聲中開始,逃亡的人群湧進一座殘破的商場,在壓迫的氣氛中,響起的卻是柔和的結他弦音。Gareth T. 的旋律輕快悅耳,但和戰爭主題放在一起全無違和之感,反而凸顯出在苦難中必須的溫柔。編曲逐漸把情緒推高,但不是對抗的激昻,而是包容的共感。小克的歌詞也由《鏡中鏡》的斬釘截鐵,變成了今次的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利用押韻方式的變化,來營造由散亂到融合的進程,極富心思。沒有叫喊,沒有控訴,只有善意的呼喚,溫婉的提示。副歌的音韻和節奏有如教堂鐘聲的清亮迴響,訴說著士兵內在人性的心聲,技巧高超但又不著痕跡,任何人都可以聽得清楚明白。

雖然說這是作者式的作品,但有意思的是,作者同時變得低調,甚至是退到一旁,不再站在中心位置。我說過姜濤之前的作品都有「私歌曲」的味道,即是用歌曲來表達個人的真實經驗,但這次他卻把這個「自己」拿走了。他成為了眾人的一分子,在歌曲中沒有說自己,在MV中也只是難民中的一員。他不是領導者,也不是救世者。雖然在跳唱的時候,他是演出的焦點,但在意義的層面,他不是主角。那麼主角是誰?是作品。這是這首歌最獨特的地方。不是姜濤有話說,要我們都坐下來聽他,而是作品有話說。作品雖然是人創作出來的,但創作出來的作品,不再為作者所專有,而成為了所有人共有。能夠做到這一點,把人連結起來的,就是藝術。這是姜濤對作品的定義。所以廣島原爆的照片、安妮.法蘭克的日記、柏林圍牆上的塗鴉,跟John Lennon的歌Imagine一樣,都是作品,也是藝術。在《作品的說話》中姜濤提出以相、以書、以歌、以畫,換取刀、槍、子彈和勳章,喊停鬥爭,尋求和平。而藝術所做的,是以自身的「擅長」來呈現「愛真的面貌」,來「默默地提示人類善良」。一個二十三歲的偶像歌手,萬千寵愛在一身,卻能達到這種超越自我的領悟,真是非常了不起。

事實上,思考和關懷去到這個層次,在本地流行樂壇裡,不只姜濤一個。毋寧說,這種取向是新一代音樂創作者們所共有的。現在香港流行曲的兩大主題,一個是自我尋找、探索和覺醒,堅持自己的道路,另一個是如何在敗壞和充滿困難的世界裡保存美好。兩者其實都同樣通向「人類」。前者從內在通向人類共有的意識,後者則從外在通向人類共同的生存處境。姜濤從前者進入,從後者出來,貫通了內外世界。(Mirror的新團歌《Innerspace》不就是這個意思嗎?)我敢說,香港流行曲從未達到過今天的精神境界。而在技藝上,這群年輕人也在不斷精進。就算不說甚麼世界級,視野和情感也肯定是世界性的。

作為本地最火紅的偶像,姜濤從根本上把偶像的定義改寫了。常常說甚麼沒有「偶包」,指的是偶像放下矜貴的身段,肯做一些搞笑或醜化的演出。姜濤完美地示範了,甚麼叫做真正的「沒有偶包」——放下身為作者的自己,讓作品說話,說出世人的心聲。無論世界怎麼壞,請和他一起相信「人類有靈」。

陶傑抽水論MIRROR,向後生抽刀說不過去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董啟章

1967 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4 年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9 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文學藝術)」。《物種源治.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及第四屆香港書獎。2014 年獲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近期著作包括《心》、《神》、《愛妻》、《命子》和《後人間喜劇》。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虛詞・同病相連】養病神醫

小說 | by 綠色衫 | 2024-03-27

【字遊行.倫敦/巴黎】賞墳

字遊行 | by 廖子豐  | 2024-03-27

台北之旅藝術有感

藝評 | by 胡夢未 | 2024-03-18

《新活日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