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by 駱頴佳 | 2018-09-28

剛過世的法國思想家维希留(Paul Virilio),生於1932年的法國。他的爸爸是意大利人兼共產主義者,而媽媽則是法國人及天主教徒。他早年在 Ecole des Metiers d'Art接受教育,後來成為玻璃畫的藝術家,與重要畫家馬蒂斯(Henri Matisse)合作。在上世紀50年代,他於索邦大學跟從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研究現象學。 (閱讀更多)

【邱剛健小輯】「愛比恨更毒辣」:邱剛健電影的性與死亡

評論 | by 楊殿安 | 2018-10-03

「愛比恨更毒辣」。這是1972年邱剛健電影《愛奴》當中的描寫:四季春老鴇春姨(貝蒂飾)綁走愛奴(何莉莉飾)並施以凌虐,愛奴被鞭打得皮開肉綻,她恨透了春姨。只見春姨笑看愛奴,用舌頭舔了一下傷口。愛奴越恨春姨,春姨越愛她。 (閱讀更多)

【邱剛健小輯】他在影劇詩之間徘徊蕩漾

評論 | by 羅卡 | 2018-09-22

邱剛健最早發表的劇作是《我父之家》(《現代文學》第15期,1962 )。山林邊緣一所鄉村別墅內,躺著病成植物人的父親,虔誠孝順的女兒每天來為他洗滌潔淨,屋中還有個怕事又愛理人閒事的女僕,一個瞎眼的無所事事的老僕人。山上不時傳來工人伐木聲。 (閱讀更多)

搖滾教父的玫瑰花蕾——讀史普林斯汀自傳《生來奔跑》

書評 | by 鄧正健 | 2018-09-21

聽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Live,比聽他的MV好——其實我是從未聽過他的Live,我聽的都是YouTube上的錄像,但其音樂的爆破力已足夠打穿電腦屏幕。 (閱讀更多)

【邱剛健小輯】東西南北人、生死愛慾雪

評論 | by 廖偉棠 | 2019-01-03

邱剛健生於福建,長於台灣,作為編劇成名於香港,中年移居紐約,晚年卒於北京,身份的歸屬並不分明──也許他只屬於他所鍾情的豪放盛唐和縱慾晚明。 (閱讀更多)

命運抉擇,疑是故人——小評舞蹈劇場X簡約粵劇《紫玉成煙》

評論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自決」這個詞,或被以為是「自己決定」,但其實,它的本義是「自殺」。不難預計,這樣悲壯的行動理應迎來悲劇的結局——原作《紫釵記》因戲曲傳統及照顧觀眾之考慮的大團圓結局,在《紫玉成煙》中被揚棄。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