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by 陳韻紅 | 2019-02-08

新年伊始,在偶然機會下獲得門票,往香港大學莊月明文化中心月明劇院觀賞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主辦的「寶生流X山本家:能樂.狂言.京劇」表演。這次演出結合了日本傳統舞台藝術「能」與「狂言」,以及中國的京劇,新鮮罕見。在短短兩小時內先後欣賞狂言《墨塗》、能劇《土蜘蛛》,中場休息後再迎來能劇與京劇同台演出的《清涼山》,實屬難得的觀賞經驗。 (閱讀更多)

【字在食・中古劣食】食唔死都嚇死:《大英暗黑料理大全》

字在食 | by Yao Lin | 2019-02-08

專責管理歷史食譜的倫敦市政圖書館館長彼得・羅斯(Peter Ross),特意蒐集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荒誕菜單,勾沉出一些教人意外、天馬行空的料理風格,寫成這本實事寶實錄、又有點嘩眾取寵的奇書——《大英暗黑料理大全》。 (閱讀更多)

【新年小輯】失傳的蛋餃

散文 | by 張婉雯 | 2019-02-04

外祖父母家曾是我每年農曆年初一必到之處。外祖父母是寧波人,過年菜色沿本幫菜口味,所謂旳「濃油赤醬」,冰糖元蹄、東坡肉、炸過的烤夫炆花生雲耳金針;孩子的下飯菜也是皮蛋叉燒炒雞蛋,擱上芫茜冷吃。清淡的海鮮不是他們所長;但為了遷就來自潮洲與珠海的女婿們,也會蒸魚或白灼蝦。老火湯是在香港落腳後才學起來的,用的還是大砂煲。那砂煲像古井,大伙兒飯後拿著湯勺往裡掏,掏來掏去掏不完,往裡望,湯料與湯水交融,深不見底。 這都不是我最記掛的。五湖四海的年菜中,沒甚麼能取代蛋餃的地位。 (閱讀更多)

【新年小輯】過年的醍醐味變法

詩歌 | by 千邦 | 2019-02-04

身旁的親戚乘機抓住了我分散了的注意力 問大個仔了沒 (閱讀更多)

【丁穎茵專欄︰繆思思妙】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如何書寫歷史的創痛?

專欄 | by 丁穎茵 | 2019-01-28

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Japanese American National Museum)其常設展「同一陣地︰社群之心」(Common Ground: The Heart of Community)串連尋常舊物、口述歷史訪談與政府檔案,描述困乏與白眼煎熬之下,個人如何安整頓起居作息、一針一線重頭編織出守望相助的社區網絡。 (閱讀更多)

【字在食.懷舊美食】豉油撈飯

字在食 | by 宋子江 | 2019-01-25

一方豬油幾碗熱飯/溫暖戰後難民的腸胃/而在營養過剩的如今/不過是有害健康的油脂/浪漫成懷舊中餐主食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