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跂之 | 2021-10-24

「他解開魚鈎,左手持魚牌,右手拉出魚線。魚鈎在垂降,在它接近水面時,水面顯出了不安。水份子盡力把自己擠壓至地心吸力的方向。」跂之的〈恐懼症〉雖以釣魚為題,但其實釣者的動作、內心狀態,以及對魚群的觀察,都像是一種隱喻,「魚要保命最好還是拒絕信任:拒絕信任身處的地方安全,拒絕信任群游時同類不會把你擠出去。」 (閱讀更多)

【虛詞・共赴青山】長夏

散文 | by 陳韻紅 | 2021-10-21

陳韻紅形容,京都的分明四季使山有了爛漫、青葱、楓紅與雪妝等形態,但最令人深刻的卻是每年八月十六日晚上八時舉行的五山送火,在炎夏夜裏逐一燃起五座山上的篝火,把祈願和亡靈一起送往異界。首先是左京區淨土寺大文字山、然後是松崎妙法山、北區西賀茂船山、左大文字山,最後是右京區嵯峨曼陀羅山。 (閱讀更多)

【無形・共赴青山】輕量化登山

散文 | by 楊華慶 | 2021-10-19

登山之於大眾,一般是悠閑活動,或挑戰身體極限,克服山岳森林的冒險之旅,但對熱愛輕量化登山文化的楊華慶來說,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當登山者愈益追求在山脈中進行長時間旅行及生活,就代表著在山林生活的吸引力愈大,反過來說是都市生活存在愈多壓迫。讓山林成為理想生活之地,其實就是穩守四份之三的香港。 (閱讀更多)

【查映嵐專欄:火宅之人】白手成家

專欄 | by 查映嵐 | 2021-10-18

移居加開學,讓查映嵐手忙腳亂,猶幸總是碰上善心的人,得到許多幫助。作為讀三毛長大的一代,每次讀到她和荷西如何將一座沒水沒煤氣的水泥空殻幻化成一個「家」,總覺憧憬。只是,白手成家,目前還是個微渺的想望。 (閱讀更多)

詩四首:〈荷爾德林究竟看見了什麼〉、〈哀歌〉、〈夢〉、〈寫作〉

詩歌 | by 五口 | 2021-10-18

五口投來新詩四首,〈荷爾德林究竟看見了什麼〉、〈哀歌〉、〈夢〉和〈寫作〉,四首作品各具特色,而且不乏佳句,像「靜坐在懸崖上/我們每天目送自己出海/朝著 大海的盡頭出發/總是期望自己在哪天歸來」,引來頗多詩外聯想。 (閱讀更多)

何處是吾家﹖——看《詩經》知古今亂世,都必須面對的一頁流離

散文 | by 利志華 | 2021-10-22

何處是吾家?這可能是移民潮下許多香港人內心都會湧現的疑問。但數千年來,文學流傳了多少戰歌與哭號,早在吟唱《詩經》的初民時代,便可見人在亂世中的哀歌。人逢困境,該如何面對流離、又當何以自處?利志華便從《詩經》的〈邶風.北風〉、〈王風.葛藟〉和〈檜風.隰有萇楚〉三首詩有所啟悟。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編輯推介

《命運》交響曲

小說 | by 盧頌熹 | 2025-02-21

情人節必看愛情電影! 麥曦茵X月巴氏X陳煒舜X鍾雪瑩私藏片單

現身說法 | by 麥曦茵, 月巴氏, 陳煒舜, 鍾雪瑩 | 2025-02-13

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