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 by 陳煒舜 | 2021-11-22

在地下生長的植物部分,往往蘊含豐富營養,陳煒舜以蓮藕為題的創作,大逞文筆之巧,以多種古典體裁作為探索,與劉學成的混合媒介〈斷絲經〉,透過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典故繁富的蓮藕,呼應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留下來的人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1-11-18

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意在提倡親近蔬菜植物,盧卓倫的〈留下來的人〉,更直接與土地的牽繫有關,驅寒多益的薑,原也是一種祝福,配以蘇詠寶的藝術裝置,讓我們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潔身自愛

小說 | by 張婉雯 | 2021-11-24

今年香港文學季以「親蔬」為主題,談如何發現歸屬,記憶緣份,張婉雯的小說教讀者出人意表,「山葵」的激辛落淚原來有著多重轉折,配以姚俊樺用炻器、泥、山葵蓉製成的藝術創作〈壹板〉,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馬蹄

詩歌 | by 熒惑 | 2021-11-19

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所選的五種蔬菜都有相同特性,全是生長於地下,其中詩人熒惑以疏淡的筆觸,寫及每年教馬蹄類植物的生物課,寄託對於學生成長的情意,配上林磊剛的黑白照片打印,記錄師生之間的情誼。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親愛的__

散文 | by 何秀萍 | 2021-11-17

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意在提倡親近蔬菜植物,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何秀萍以書信形式與一位朋友談起「紅菜頭」的記憶,記當年的鮮美口舌記憶,也是對友人的探詢關懷。「紅菜頭」吃過留痕,而飲食之中總是隱含親密性,同道中人,共聚一堂,不但分甘同味,也期許相逢之日,互道別來景況。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苦難世界連線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1-10-27

2014年雨傘爆發之前,鄧小樺受邀去了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國際作家工作坊(IWP)三個月。六年過去,世界變了樣子,一次zoom朗誦會兼聚舊,鄧小樺重遇阿富汗作家Mujib Mehrdad,眉目隱帶嬌嬈的躁動男生已有種乍經大劫後的疲憊與柔和。緬甸的作家San Mon Aung已為人父的發福樣,但眼神的銳利和堅定亦跟當年判若兩人。又HEA、又無組織、經常各自表述而善忘的IWP群體裡,竟也折射了這許多時代的命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編輯推介

《命運》交響曲

小說 | by 盧頌熹 | 2025-02-21

情人節必看愛情電影! 麥曦茵X月巴氏X陳煒舜X鍾雪瑩私藏片單

現身說法 | by 麥曦茵, 月巴氏, 陳煒舜, 鍾雪瑩 | 2025-02-13

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