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英華二百】「甚麼我們欣賞?」

教育侏羅紀 | by  王天仁 | 2018-12-26

【 按:上星期日(12月2日),英華書院在會展舉行二百周年校慶晚宴後,英華校友、藝術家王天仁在個人Facebook 撰文表達對母校與是次晚宴的感受,並授權「虛詞」於【教育侏羅紀】轉載其修改後之版本。特此誌謝。】

「Two, four, six, eight, what do we appreciate? Ying Wa Ying Wa Wa Wa wa~」是所有英華仔都會叫喊的口號,據說起源自一場勢均力敵,兩分兩分咬住上的籃球比賽。中學七年,筆者叫過不知多少次,也曾和佻皮的同學們一起將之硬叫成廣東話版本──「二、四、六、八,甚麼我們欣賞?英華英華、華!華!華!」(按:不要跟我說『我們欣賞甚麼』才對,年少戲言自有一套文法XD) 無論或中或英,當中最重要的一句必定是「甚麼我們欣賞?」,這問句,由就讀時到畢業了廿年,都不曾好好細想。雖然在學時曾打過籃球隊,也辦過學會;然而在芸芸出色的友儕間,我充其量只是個插科打諢的小腳色,加上畢業後在藝術圈渾渾噩噩,不算是怎麼傑出的校友,和英華之間的感情不算特別深厚,直至早前一個晚上,手機不斷傳來同屆朋友在群組上分享的相片,忽爾感慨良多⋯⋯

12月2日,星期天晚上,英華書院在會展筵開超過二百席。這是香港開埠以來難得一見的校慶盛會。書院由馬禮遜牧師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創辦,後遷到香港營運,迄今二百年。擁有如此悠久的歷史,而眾師長和師兄弟能夠聚首一堂,成就此等盛事,實在可喜可賀。小弟因事未能參與,甚為遺憾;然而當看到特首和教育局長作為上賓之時,即使明白屬於既定遊戲規則,仍然不禁心中有氣,不吐不快。

傳教士辦學精神?
英華書院之所以能有今天成就,乃二百年前,來華傳教士一代一代胼手胝足逐步建立;心生敬重之餘,放眼現在,中國大陸是如何對待西方宗教團體?連各地十架都拆之而後快、聖經中文版都要符合國情之時,擁護中央政府的官員來參與我校二百周年慶典,實在矛盾。

教育局局長憑甚麼出席?
看到教育局局長在席,並被視為上賓,是情感上最接受不到的安排。眾所周知,他曾以「懶惰論」回應子女不在港接受教育的歪理。以英華書院為例,幾多官商名流師兄的子侄入讀英華?有麝自然香,身體最誠實,他們認同英華,才希望後代有機會入讀;香港的教育局局長呢?自己掌管部門,都不夠膽讓自己子女接受其制度下培育,足見何等荒謬!

胡官vs 林鄭
想當日胡官參選特首,其對把持法治的強調,讓他一度招徠了不少支持者。今時今日,同場遇上不斷踐踏法治根基的林鄭,他是否還有勇氣,力陳對方沒有守護香港底線的事實?特別是在同一個晚上,朱凱廸參與鄉郊選舉代表正式被DQ,曾寄語港人堅守陣地的胡官,又有否對一切DQ事件表態?一眾法律界的英華仔,能夠有勇氣有腰骨地捍衛我城法治界線麼?

皕載自強
看到媒體以官商名流加持來描述英華二百周年晚宴,雖是無可厚非的傳媒價值觀;不過身為英華仔一份子,經歷七個年頭的耳濡目染,坦白說,最令小弟自豪的,不是我校出了多少達官貴人;反之,是一種不從流俗、勇於追求自我的精神。而當年學校那種能在自由和放任之間取得平衡的氛圍,不同價值觀都能在校內兼容並蓄,令大部份出身一般的英華仔,長大後在不同界別都能一展所長,或許過才是英華的獨特之處──文史科目所傳遞的人文精神、識見和視野,培育出不少具文化素養的師兄弟;理科的師生亦同樣有不少展示對世界的關懷和不斷探索。陳耀南前輩寄語我們的「皕載自強」,正是希望英華仔能承先啟後,延續二百年前傳教士們在困頓中的自強不息,在香港亂象紛呈下,這種「時窮節乃現」的精神尤其需要一起努力共勉。縱使風雨飄搖,依然要篤信善行,「甚麼我們欣賞?」或許正是英華這所「Home of our youth」給我們每位英華仔永恆的詰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