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鄧烱榕 | 2024-11-25

每逢賽馬日,跑馬地都擠滿了人。刺激的比賽夾雜人們的喧叫聲響遍了整個社區。賽馬日以外的跑馬地其實是一個靜謐的社區,因為大家都會去銅鑼灣也會到灣仔去,但沒有特別原因的話,便不會轉入跑馬地。鬧市的氣息被不過百多米長的電車路隔斷了,這裡有一種自成一角的氛圍。正在大館舉辦的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更進一步呈現了自香港開埠以來,當初的黃泥涌如何一步一步演變成今天跑馬地的這個模樣。《跑馬地:文化景觀》的策展人鍾妙芬博士說,這次展覽是想透過跑馬地的歷史演變,引起公眾思考自然與人文環境之於城市規劃應該是環環相扣的。「展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去探想城市裡的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之間有什麼關聯,其歷史脈絡是怎樣,以後又會擔演一個什麼角色。」 (閱讀更多)

2024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順利舉行 香港電影獲最佳動畫短片獎、最佳紀錄短片 鍾雪瑩奪金馬影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5

2024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23日晚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石家俊憑《房間裡的你》獲第61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鄭佩佩獲第61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香港記者陳卓斯及王紀堯執導《顏色擷取樣本.mov》獲第61屆最佳紀錄短片;鍾雪瑩憑《看我今天怎麼說》素恩一角擊敗張艾嘉、吳君如、區嘉雯等資深前輩,拿下影后。最佳影片為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而入圍11項的《鬼才之道》最終則是斬獲5金。 (閱讀更多)

蕭競聰展覽《不棄的日常 造形一家親》 分享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收集的民間小物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由裝置藝術家及獨立策展人蕭競聰、姚妙麗、民間博物館計劃共同策劃,翻箱倒籠,分享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收集的床下底珍藏。包括有全新小包即棄紙巾、膠餐具、茶餐廳即棄杯、膠吸塑等等。蕭競聰2002年參與成立民間博物館計劃,展品包括特殊設計的日常用品,一反博物館傳統,他形容那些都是「沒有人收藏或無法收藏」的東西。蕭競聰認為博物館的存在意義,在於令人對文化藝術產生好奇,博物館應嘗試以更創新的方法使人明白、使人好奇。是次展覽以「用博物館學的」策展方式表述日常的場景、本土文化和社區價值,讓公眾關注在城市裡沒有被收集的、無形的,或未得到足夠表述而看不見的社區的知識與實用智慧。 (閱讀更多)

台灣作家楊双子奪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 「持續的書寫過去,是想要迎向更好的未來。」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作家楊双子以《臺灣漫遊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書中透過相知相惜的兩位女性,呈現上個世紀30年代台灣社會景象。《臺灣漫遊錄》是楊双子2020年作品,故事虛構出身富紳家族的青山千鶴子旅居台中時,偶然認識台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子王千鶴,在全然不同文化教養下長大的兩人,因而有機會一起遊歷縱貫鐵道沿線城市,展開豐富的台灣鐵道旅行。小說呈現上個世紀30年代台灣社會景象,透過兩人互動,展現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複雜關係。《紐約時報》的書評指,這是一本討論殖民權力的俄羅斯娃娃,展現小說中的小說,翻譯裡的翻譯。楊双子是台灣小說家,本名楊若慈,楊双子是她與雙胞胎妹妹楊若暉共用的筆名,「双子」為日文漢字雙胞胎的意思,兩人 15 歲起雙依為命,2015 年她的妹妹因癌症去世,楊若慈持續使用楊双子作為筆名。 (閱讀更多)

旅日作家李琴峰發 「被迫出櫃聲明」 六千字怒控霸凌者的嚴重數位性別暴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旅日作家李琴峰是史上第一位台籍芥川獎得主,於11月20日「跨性別追悼日」發超過6500字的「被迫出櫃聲明」,承認自己是跨性別者。文中檢視反跨性別浪潮,並控訴自己在台灣遭到一群網路霸凌者攻擊、言語性騷及誹謗,為保護家人、自己亦無法再屢受霸凌的台灣安心生活,於是才決定移居日本。然而,一群台灣的反跨霸凌者卻仍舊在許多社群平台上對她進行強迫出櫃(侵犯隱私)、言語性騷、誹謗中傷,至今尚未停止。她試圖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台灣司法卻不起訴霸凌者,她說,「如果可以,我根本不想出這個櫃」。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