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十後作家吳其謙近月出版首本散文集《後青春期憂鬱》,邀請香港年輕詩人嚴瀚欽為其作序。序中,嚴瀚欽指出吳其謙的寫作是一場對消逝時光的「報失」,為青春的傷痛留下文字案底。他回溯吳其謙筆下少年時的孤獨,如洞穴中的犀牛,象徵自我隔離與疏離;成年後的傷痛則化為傷痕累累的座頭鯨,面對生活磨礪與身份轉變;最終,記憶如久別歸來的候鳥,透過文字抵抗時間的暴力。 (閱讀更多)
烏茲別克最近通過一項法律改革,允許囚犯透過閱讀指定書籍來縮短刑期,旨在將懲罰為主的司法理念轉向更側重於教化與更生。根據該法規定,囚犯每閱讀一本經批准的書籍並通過相關考試,即可減刑三天,一年內減刑上限為三十天。根據官方書單顯示有著眾多國際經典文學,包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西奧多·德萊賽《美國的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卡夫卡《審判》、利·白普理《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等諸多文學鉅著。 (閱讀更多)
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主辦的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於本月19日公布得獎者,由張欣怡奪得。張欣怡接受「虛詞」編輯部訪問時表示,因早前入圍台北文學獎年金計劃,現正努力創作以香港女性漁民視角為核心的小說集。 (閱讀更多)
在串流音樂主導的時代,實體專輯的收藏價值反而日益突顯。來自美國的新創公司 Tiny Vinyl,透過結合黑膠唱片的復古熱潮與收藏文化的流行,推出了一種創新的迷你黑膠唱片,其直徑僅4吋(約10.1cm)、雙面可播放的黑膠,呈現「可觸摸的音樂」概念,更以其獨特的收藏價值,在市場上開闢了全新的道路。 (閱讀更多)
以爆破藝術聞名的中國藝術大師蔡國強與高端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近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合作進行名為「升龍」的大型煙火藝術計畫,原意為展開一場藝術與自然的深度對話。然而,自「升龍」影片公開後,迅速引發公眾質疑,涉及生態破壞、文化不敬及商業動機等議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