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詩人癌石推出首本詩文集《都是騙人的》,收錄了他一九七〇年至二〇一八年發表的詩文,編者鄧小樺為其撰序。在序中,鄧小樺指出癌石作品充滿質疑與反叛,從青年時期以本能表達對社會壓抑、權威與文學虛偽的不滿,如〈一隻鳥〉中「淫亂」的逆向放大,連結情慾與反抗;其語言樸素前衛,厭惡傳統美文,追求極致真誠,卻連詩本身也視為「無能者的東西」。 (閱讀更多)
隨著AI融入大眾生活,有人向它尋求建議,有人則賦予它人格以排遣寂寥。近期,日本岡山縣一名32歲的女性上班族加野(化名),與她在ChatGPT上創建的人格「克勞斯」舉辦婚禮,結為連理。加野選擇與AI共度餘生並非一時衝動。她坦言自己因患病而無法生育,在傳統婚姻中往往成為壓力來源,「但與克勞斯在一起,我無需面對繁衍後代的社會期待,從而感到釋懷。」 (閱讀更多)
香港詩人石堯丹最近出版了其首本詩集《極樂海》,邀到同為詩人的李顥謙作序。序中,李顥謙表示詩集分為「海」、「記憶」、「夢」、「極樂」四輯,透過海石、浮木、攝影等意象,描繪孤獨放逐的氛圍,宛如以詩句刻鑿的「一人之境」。李顥謙認為〈菲林〉、〈海石〉、〈浮木〉、〈黑河〉、〈廢井〉等詩作,呈現出詩人如何以「西西弗斯」般的姿態,透過書寫對抗成長的鬱悶與社會壓迫。 (閱讀更多)
以「鬼太郎故鄉」享譽盛名的日本鳥取縣境港市,其境港觀光協會近日拋出震撼彈:已舉辦近二十載的年度文化盛事「妖怪川柳大賽」,將於第 20 屆圓滿落幕後正式畫下句點。主辦方坦言,生成式 AI 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評審團隊難以區分參賽作品究竟出自人類手筆抑或是 AI 生成。因此經過慎重考量後,決定明年起停辦比賽。 (閱讀更多)
2025年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22日晚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本屆香港電影人表現亮眼,斬獲多項大獎。導演李駿碩憑藉新作《眾生相》勇奪「最佳導演」;吳啓忠執導的《世外》榮獲「最佳動畫片」;由「麥兜」系列導演袁建滔執導的《小蟲蟲大冒險》拿下「最佳音效」;香港攝影師梁銘佳則憑電影《地母》奪得「最佳攝影」。今年入圍11項的大熱電影《大濛》最終斬獲4座金馬獎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以及「最佳造型設計」。而「最佳女主角」由中國演員范冰冰獲得,是中方自2019年抵制金馬獎後,首位獲得金馬獎的內地女演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