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10

OpenAI 於最近推出了影片生成 AI 模型「Sora 2」,展示出強大的影音生成能力,但因其示範影片生成了與《龍珠》、《海賊王》等多部日本知名動畫高度相似的內容,隨即在日本引發了大規模的著作權侵權抗議浪潮。其中,代表日本內容產業的「海外內容發行協會」(CODA)以及出版巨頭「集英社」相繼發表聲明,要求 OpenAI 停止侵權行為並正視創作者權益。 (閱讀更多)

【新書】陳筱筠《跨界想像: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陳智德序——〈跨界號上的斷想〉

書序 | by 陳智德 | 2025-11-10

台灣學者陳筱筠今年6月出版了新書《跨界想像: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邀來香港作家陳智德作序。在序中,陳智德表示1980年代文藝刊物在商業與自主夾縫中的韌性與想像力,書中聚焦五份刊物:《八方文藝叢刊》、《香港文學》、《大拇指》、《素葉文學》與《博益月刊》。陳莜筠透過「跨界」視角,分析其歷史經驗交錯、關係思考及媒介跨越,如何建構香港文學的多面向本土性與跨區域連結,又藉此研究向提供臺灣知識界參照超,超越單一本土框架,開啟華文文學對話。 (閱讀更多)

AI模仿作家風格作品完勝人類? 美研究證實經訓練及微調過的 AI 文本更受讀者青睞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05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LLM)在接受作家作品的訓練並經人手微調後,其生成的文本不僅能忠實呈現作家的語調與風格,甚至在盲測中比人類作家的模仿作品更受讀者與專家青睞。這項發現在英語寫作領域中,證實了 AI 已具備與人類作家分庭抗禮,甚至勝過人類的實力。 (閱讀更多)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遭美撤銷簽證 曾批評特朗普為獨裁者 「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03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尼日利亞作家沃萊‧索因卡(Wole Soyinka)於10月28日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表示自己的美國非移民簽證已被撤銷,並推測此舉動可能與早前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早前,索因卡將特朗普比作烏干達前獨裁者「白人版的伊迪·阿敏(Idi Amin)」。伊迪·阿敏為烏干達軍官及獨裁者,其以殘暴政權和廣泛的侵犯人權行為而為人所識。「當我稱特朗普為伊迪·阿敏時,我還以為是在讚美他,因為他的行為如同一位獨裁者。」 (閱讀更多)

富德樓舉辦「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重現故居客廳 藉手造毛熊窺見寫作靈感來源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03

位於灣仔富德樓的「西西空間」將於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1月31日舉行「西西的房間盒子:從縫熊開始」展覧,為「西西空間」首系列的活動。策展人羅樂敏與黃怡指出,西西的創作與興趣從不自我設限,無論寫作、手製毛偶、佈置微型屋,或欣賞玩具與家具,皆展現事物多重可能性與活力流動。 (閱讀更多)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香港詩人吳俊賢今年六月出版新詩集《叮叮行》,李浩榮藉此機會與他進行筆訪。吳俊賢謙稱自己「並非懂詩之人」,寫詩是為忙碌生活尋找出口,並把瞬間感覺「凝結成固態」的舉動。他直言自己深受胡燕青與也斯啟發,從城市日常發掘詩意。吳俊賢表示,「疲憊」、「疏離」與「藏」等意象,皆源於自己對生活的敏感體察。他認為文學應反映真實生活,不避粗俗,更是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