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拍賣會上,一本中文版本的《聖經》以驚人的56,000英鎊(約56萬港元)成交,震驚在場的所有人。這本聖經不僅是歷史上第一本用中文書寫的聖經,其印刷時間可追溯至1815年左右兩年前,它被一位善心人士捐贈給位於英國Essex城市Chelmsford的一間樂施會書店中。
於2023年,義工Chris Tyrrell和Eleanor Atac從一堆捐贈品中發現這本《聖經》,他們一眼便看出這本書有著特別之處,決定不將其草率出售,以800英鎊的估價送往拍賣行拍賣。
拍賣當日,這本《聖經》的價格不斷攀升,最終以56,280英鎊成交。商店經理Nick Reeves回憶:「你可以想像當我們現場觀看拍賣時的反應,它的價格一直不斷上升。我與同事得悉最終金額後,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本中文聖經為捐贈給樂施會各地區商店的23本珍貴書籍之一,於3月10日至20日在知名拍賣行Bonhams進行拍賣。此次拍賣會共為樂施會籌得超過105,000英鎊的善款,當中亦有不少捐贈書藉成功以高價售出:狄更斯名作《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初版以16,640英鎊售出;同一作品的狄更斯親筆簽名版則以12,160英鎊成交;17世紀手抄祈禱書《帕金頓夫人的祈禱》(Prayers of the Lady Pakington)以10,880英鎊尋得新主;馬克思《共產黨宣言》英文譯本初版同樣以10,880英鎊售出;而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孔雀版」初版則以2,560英鎊覓得知音。
樂施會捐贈物品策略負責人、專門從事書籍業務的 Ian Falkingham 得悉拍賣結局後感到震奮,並表示「你永遠不會得知在二手書店中能找到甚麼寶藏。這次籌得的資金將用於解決全球貧窮與不公的問題。」其後他感激Bonhams的協助,並衷心感謝每一位向樂施會捐贈的善心人士。
Bonhams拍賣行專家Lorenza Gay博士指出,這本聖經因極為罕見,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故能在眾多拍賣品中脫穎而出。「我相信這此拍賣會對樂施會起到鼓舞作用,這筆資金亦能支持他們全球進行的扶貧工作。」
香港亦不乏眾多藏書家,他們願意以高價收購絕版書籍。已故資深藏書家鄭明仁於2022年接受虛詞訪問時曾言:「一套狀況良好的金庸小說舊書,其售價可達十至二十萬港元不等。董橋於素葉出版的《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在2018年曾拍得超過五萬港元的高價;黃碧雲的《揚眉女子》 在八十年代時售價為二十元,2020年時,其書價突然攀升,能夠以四千多元出售,甚至有人成功以一萬港元賣出。」在2024年時,資深藏書家吳邦謀在普藝拍賣行以2.4萬元成功投得今日世界出版的張愛玲《秧歌》初版小說,可見舊書有價有市。
香港文學生活館不時收到各界人士捐贈舊書,它們承載著歲月的故事與智慧的結晶,等待被新一代的愛書之人發掘。為讓這些珍貴文本得以延續生命,香港文學生活館不時舉辦舊書傾銷和拍賣活動,為愛書之人提供多一條路徑,購買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