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初的味覺記憶,潛藏在母親的肚子內。懷孕四五月起,胎兒開始發展嗅覺與味蕾,能辨識羊水的味道。口腔期階段,嬰兒透過吸吮、咀嚼、吞嚥獲得滿足,同時探索感知世界,約三歲起會找到自身的口味愛惡。然後隨著個體經驗的殊異,味道的記憶會日復一日累積、流變又遺失,我們懵然未知其意義,直到某日偶爾記起,才發現它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消逝,不復往昔。
本期《無形》說那陣時不知道的滋味,正要召喚獨一無二、在深處流淌的回憶。呂嘉俊寫的鯪魚肉看得人食指大動,如此美味雖不復再,他卻不願隨便放棄,只因有些味道要好好記住,常駐心間。人生的滋味,不常如普魯斯特的瑪德蓮蛋糕般甜美,饒雙宜記起的偏是舅婆的釀苦瓜,但如何後悔,生命曾發生的種種已成定局,不可改變。既然遺憾在所難免,唯有珍惜小確幸,何秀萍懷念曾與異地同伴品嚐的胡蘿蔔蛋糕,尚能記起和那誰吃過的一口甜,原來已經很快樂。就如獨在異鄉的葉秋弦,以劣食佔據味蕾記憶,假裝生活,這才發現外婆的炸油糍一直潛伏,未曾出走。味覺記憶不一定飄散無蹤,脂脂肪描繪一屋飯菜一代傳一代,就如臍帶緊密連繫。
味覺記憶看似虛幻,無法捉摸,淮遠偏要說其重,食物通過身體,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糞便,一隻鞋粘上了,隨即與另一隻鞋生死分隔,人類的文明如斯污穢不堪。現實使人沮喪,曾詠聰想像一碗實驗室煮的麵,聽說還未投下辛辣,因此總能帶來短促的快樂,不過一切都無法驗證,在這個時代想像就是違規。隨著氣味飄散,由自我擴展到他人,韓麗珠呈現吞食背後的廝殺關係,一隻喜愛啃咬花朵葉片的黑貓,有人急欲棄之,有人卻甘願承擔,甚至渴求被暴力的愛吞噬。我們暴烈活著痛著,最終卻無聲死去,黃言丹但覺虛妄,唯有吐出外婆的回憶,過味如嚼蠟的一生。既然死亡無法逃脫,你可願意抵抗荒謬,主宰自身命運?黎特寫死囚最後的晚餐,是吃掉自己的心臟,在無可選擇中,也不要卑微的活。頹廢與勵志的力量理應共存,陳智德的新書《樂文誌》不只埋藏逝去的記憶名字,更見證時代變遷、幽微暗湧,讓我們邊走邊唱,今宵多珍重。
人生滋味百般,嚐味當下從不知意義何在,但願經歷時日沖洗,我們終有所得,能一再領悟那陣時那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