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現代文學小說家、《家變》作者王文興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0-03

臺大外文系昨晚發出信件,證實現代文學小說家王文興於9月27日辭世,為尊重其遺願,彌撒儀式將不公開,僅至親家人參加。


文藝界眾人於社交媒體憑弔,回憶其人溫潤如玉,個性低調謙遜。臺灣作家楊佳嫻憶起某屆華文朗讀節,王文興親自導讀《家變》,他的聲音低沉渾厚,「讀他的小說也知道他對於聲響如何表態,包括停頓與空白,極為注重。他替我順了幾次聲音該怎麼表現,建議我可以加上一點點身體姿態的變化來強調小說人物的情緒。」


而出版人傅月庵懷緬幾十年前就讀臺大歷史系時,王文興是他的「英聽」老師,形象紳士。年少的他沒讀懂《家變》和《背海的人》,而真正吸引他的作品是《小說墨餘》和《星雨樓隨想》,「一本看得出他的學識,一本看得出他的思想軌跡,雖然僅是些書話文章、生活隨筆,卻可窺見他這人的趣味所在,因而有些溫度,沒那麼冷。也可能因為怕冷,我至今還沒去『尋找背海的人』。」


王文興,福建福州人,生於1939年,196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其後赴美在愛荷華大學文學創作班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居住於臺北紀州庵,並在臺灣大學中文系及外文系擔任教授,主講英美小說及小說創作,提倡精讀。退休後持續創作,2007年獲臺灣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2009年榮獲國家文藝獎,2011年獲第六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王文興在臺灣現代派文學的興起與發展中有著巨大貢獻。 1960年,他與同班同學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等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他負責早期大部分編輯事務,並一度擔任總編輯,直到1968 年11月。白先勇曾言:「王文興主意多,是《現文》編輯智囊團的首腦人物,第一期介紹卡夫卡,便是他的主意,資料也差不多是他去找的。 」


雖然王文興主授美國文學,但與法國文化一直維持緊密關係。因其祖父與父親曾在法國深造,他致力縮短兩地之間的文化距離,便翻譯波特萊爾的作品,後來法國政府感謝其對臺法文學的貢獻,於2011年頒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騎士勳位。


他從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著有長篇小說《家變》、《背海的人》、《剪翼史》,短篇小說《十五篇小說》,文集《新舊十二文》等。 臺灣評論家說,王文興多寫中產階級下層人物,尤其對青少年兒童有興趣,往往對孩子的心理描寫有獨到之處,刻劃他們的恐懼、絕望和憂鬱。


《家變》是王文興的代表作,被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於1973年問世時,在臺灣文藝界引起爭議。一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道德評價,指小說中敘述父子兩代的衝突,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兒子竟把老父逼得離家出走,是為「離經叛道」。二是對作品怪異文字的質疑,作品中出現怪詞異句,他甚至自創許多新字和新句法,有時以注音符號為動物擬聲。王文興的文字有悖於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但他卻認為這種文字只給少數「知音」讀。


另外,王文興以寫書緩慢見稱,他每天必進書房創作,三十年前一天只寫30個字,《家變》寫了七年,《背海的人》寫了廿三年,《剪翼史》又寫了十三年。寫完之後,再花起碼一年時間校對。他寫得慢,讀得也慢,他曾說讀重要的文學著作,「一小時不超過1000字。」


王文興曾言,要進入他小說世界,訣竅就是要「慢讀」,因此那些怪詞異句正是王文興為讀者所訂製的小說語言。「慢讀時,任何一個字都是阻礙。」他相信「讀者的任務是去盡量符合、適應小說的節奏;符合了節奏,才能了解小說的真相」,所以為了掌握讀者閱讀時的呼吸,他創造新字與空白,讓讀者好好跟隨字句的節奏。


臺灣電影導演林靖傑曾以王文興為對象拍攝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除了細膩深刻的追蹤紀錄,導演更透過多重藝術媒體展現其極具風格的小說美學,以及他身為作家對於書寫、文字的虔誠信仰。導演還找來演員莫子儀和王琄,以舞台劇方式飾演王文興經典作品《家變》中的人物。片中他手握鉛筆在紙上敲打,整個人隨著敲打的節奏擺動,就為了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我想在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找到一個適合現代華文小說的語言。」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