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幻的空港,我們依然相愛——一筆《變相》展覽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3-04-20

一字一世界,一筆轉換,形相已變。「一筆」是一位寫毛筆字的人,2016年她於Instagram開設個人專頁紀錄作品,但她並不自詡為書法家,因她的字介乎書法與畫畫之間。這次舉辦的展覽以《變相》為名,顧名思義,正是要改變文字以致事物的形相,一筆刻意在「變」上多加一撇,讓「變」字看起來也像一個「愛」字,若把整個詞組倒過來閱讀,變相就是相愛。


在芸芸字海中,「愛」的變化的確最為反復,卻又從盤古初開已然永在,一筆便說,「愛的意義會隨時代文化演變,相愛的身份與形態也會轉換,但無論如何變化,我認為總有一個不變的,訴諸感覺就能找到的本相存在。」如此在變相中尋找愛的內核,既是這個展覽的命題,同是身處這個浮動時代的我們,可試圖去尋找的美好。


IMG_7686



在分裂的島嶼尋找所安之處


由變生愛,只因一筆對文字有別樣理解。成立「一筆」專頁,只因當年剛從中文系畢業的她自認性格急躁莽撞,故希望以此提醒自己每一筆都儘量平靜,並且要有意識、有感覺地去寫。「字是可以盛載情感與想法的創作媒介。字義、字形、書體都會隨時代流變,但每個人寫字時,都自然會把文字塑造為他們認同的、屬於那個時代的模樣,從中流露自己的表情。」一筆自言最初寫字時表情僵硬,總是囿於框架,後來在一段動盪的時間裡,她卻寫得過分用力,笑言別人看她的字都說她很暴躁,一直到最近,她才學會放輕,越寫越放。故有別於一般書法,一筆並不拘泥於特定書體,更會在不同媒介,如在牆身或皮膚上寫字,而比起書法,她的字更像畫,每當想到一個字,她就會先從文字學追溯字義,把每個部首拆件,加以自身的理解與感覺轉化,再把文字的「相」重繪。


《變相》是一筆繼《之間》以後第二個展覽,是次展覽演繹了島相、月相、心相與本相,選址是深水埗大南街的「沙龍」餐廳。站在門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玻璃摺門上一個部件散落的「港」字,以及穿透門後,店內牆身寫的「世界」。原來這組作品是一筆理想中的香港,她說,「近年香港給我的感覺是零落和支離破碎的狀態,所以我把港字拆開,以不遮擋背後『世界』的方式,寫在透明玻璃上,讓人在散落的空港中依然看到世界的可能。」但看見世界又是否等同自由?一筆在整個展覽最光亮之處寫上被挖空的「自由」,由此邀請觀眾思考自由的本質。


IMG_7676


【文藝Follow Me】文字來自人民——香港藝術館與劉小康策劃「字由人——漢字創意集」看漢字的多重宇宙


我城飄搖,有人離去遠走他方,茫茫大海裡,我們心中或都渴望有一個島成為心之所安處。《變相》的靈魂正是島,一筆形容為既危險又安全,「島讓我得以接近海,卻又不用踏進未知與暗湧裡,是我最愛到訪、最願意棲身之處。」於是她創作島相時,也想到要為「島」字創造一個可供容身的容器,她以一幅五米宣紙掃描了島的岩紋,以此留下島的皮膚,最終把一小段剪裁出來構成〈島相一〉。「這段岩石的紋路似有風勢,留白的部分更像是懸崖或島的邊界,於是我想,這個島最自在的模樣,就是如此這般飛離邊界,因為島這個字,看起來就像一隻背山翱翔的鳥。」


若〈島相一〉象徵毅然的離開,〈島相二〉卻說明一種牽絆。西西說香港是浮城,一筆也總思考島為何會浮,考證之下才驚覺「除了一些岩礁以外,世界上沒有島是浮的,它們原來都有相連的根,只是被大海遮蓋,所以無法被看見。」故這幅創作便由「島嶼」這一詞組出發,寫出連綿的、手牽手的島嶼,由此呼應「嶼」字「山」「與」與共的連結。這想像亦為看似最混亂、被切割成一截截的〈島相三〉增添了解讀空間,一筆說,「潮汐會把一個島的碎石帶走,也會把別的島的石帶回來,島就這樣在亂序中重組。」


IMG_7638

IMG_7636


在雜念與亂流中連結心


在亂序中浮沉,我們每個人最需要重組的或許更是心。如開首提到,愛流轉不定,在這系列中,一筆以「念」字呈現出雜念橫生的心。「我認為念頭不是一個個,也不是固體的,反而像一支燃燒的香,心會如煙一樣蔓生擴張。」心如此難以觸摸,一筆卻想要去抓住,如她寫「愛」字,便把中間的心提取出來,寫於下方開揚的位置,為這個「心」加添重量。她引《見字如來》記載,解釋「愛本有護蔭、隱藏之義,字形結構上,心也是位於愛的中間,被下方的手保護著,所以一些曖昧深沉的東西,如冬日太陽便稱愛日。但我認為如今愛不一定要被收藏,它也足夠強大可以成為一個載體,若愛真有本質,那個心不用再擺放於從屬或承托的位置,而可以坦蕩的居於外面。」由此引申,另一幅作品的「心」字,一筆選擇以一張粗燥的麻紙而非平滑的宣紙去書寫,「因為心本是岩巉、不完美,但我認為不用因而矯飾自己的心。」所以她選擇把心字最後那一點向外放而非向內收,由此帶出「心的本質是自由,可以走向十方。」


IMG_7633

心走向十方後,島的想像也能解放。一筆上一個展覽有組作品說彌留,她指「當時我把離島稱作留島,因我認為人們從未離開,但如今我很想知道觀眾的看法,我想知道島上的人依然留下來的原因。」故她在這次展覽邀請了觀眾參與「留島」活動,她在卡紙寫上一個個空空的,沒有山的島,讓觀眾自行填上理想中的島所盛載的物事,最後她發現,大部分收集回來的島裡,觀眾填補的都是人。「大概我們最終珍重的都是人,如果留島不再留人,這裡也不是我們的島。」


不過最後,她還是把一個個留島珍而重之地貼在門外的小角落,像是要把每個人的一小部分都收進她的島一樣,她說,「正是這種往復使得這個短暫的島更為完整,讓你我都能彼此看見。」其實所謂「相」,《易經》解「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意指古人從木觀地,試圖從有限與幻變中,想像無限。如今島的形相雖已變,但只要仍能想像,愛便依然可能。


IMG_7659

最右上方站滿人的島,原來是填詞人周耀輝所畫。



《 變 相 》FORM [ -ing ] Exhibition


本質不變,而外在面目與形式變化的,

便是變相。


而相之所以變,因規律,共識,時態,

亦因人各自擁有的感知與視界。


關於我看到與渡過的變,

此地留不下帶不走的肖像,

我想用筆誠實地趨近,記載。


展覽詳情

地點:SALOON (深水埗大南街196號地下)

展期:4月1日至5月1日(星期三例休)

開放時間:

【午】12:00-17:30

【夜】18:30-22:00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芷盈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