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今期稿擠是常識吧;而我們早前做了一次讀者問卷調查,說每期《無形》焦點集中會更傾向購買,於是今期也就全力開展。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之聲鋪天蓋地,都說損害香港特殊地位,卻少有文章指出香港的「逃犯歷史」,我們很感激安徒寫來鴻文。羅冠聰、余家強、曹疏影都是對於反修例抗爭的直接反應,羅文分析性較重,余家強的詩也還是策略分析,疏影則以意象切入。崑南、余婉蘭的情色書寫,當然是從主流的規限與框架中逃逸,牽動私密,坦率而狂放,讓我們知道「逃」欲望何在。 (閱讀更多)

催淚彈下,傷的是心──心理學家教你撫平隱形傷痕

專訪 | by 黃潤宇 | 2021-11-19

抗爭之路很漫長,期間我們可能還要面對更多的低落、憤怒、恐懼或懷疑;而這次行動更有不少社運新血加入,很多學生第一次走上街頭就要直面暴力,因此如何調試心理、如何安慰自己的同時也撫慰他人,也成了眼下很重要的課題。現在的你或許還很慌忙、手足無措,不如看看心理學家葉劍青與鄧亮瀅提供的元氣妙方,嘗試平心靜氣、重拾力量。 (閱讀更多)

名著隨時變禁書!資中筠著作成「政治敏感」,林榮基:「稍為開明都要被禁」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1-20

2019年6月17日,有中國網友表示,因在網店「微商」購買了兩本著名自由派學者資中筠先生所寫的書《老生常談》和《美國十講》,而被當局約談三小時。當局稱這兩本書是「政治敏感書」,不僅收繳了讀物、更取出了讀者與賣家的全部聊天記錄,並跨省追查拘捕了書商。 (閱讀更多)

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不再——專訪「鮮浪潮」導演楊婕

專訪 | by 石磊 | 2019-06-28

跟楊婕約在咖啡店見面,剛完成映後談的她,看起來有點疲倦,但對於我的提問,她依然認真地逐一回答,鉅細靡遺,而且,語速很快——這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或者說,這是她的作品給我的第一印象,鏡頭切換與場景調度幾近無水花,乾淨利落、節奏明快,故事濃縮得來不忘起承轉合,短片所需的元素與條件,楊婕都一一掌握了,能夠躋身今年鮮浪潮「新銳導演搜映」系列,毫不令人意外,而觀賞她的作品,更是驚喜處處、嗒落有味。 (閱讀更多)

沉重,寫就香港的歷史——記「第十二屆香港書獎」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19-06-21

香港電台及香港出版總會主辦的「第十二屆香港書獎」頒獎禮今天(6月20日)於香港電台廣播大廈舉辦,十一本獲獎書籍包括《西西研究資料》(一至四冊)、黃碧雲《盧麒之死》、吳靄儀《拱心石下──從政十八年》等。 綜觀獲獎書籍,大部分都與不同範疇的香港歷史有關,包括文學、政治、足球、霓虹燈等。著書立說,除了說明香港有著豐富的歷史,也是為當下建造更厚實的基礎。因為歷史仍在發生,我們都活在歷史裡。 (閱讀更多)

黃子平 X 許子東 X 沈雙 X 黃念欣︰在地因緣研討會之「小說香港」紀錄

報導 | by 嚴瀚欽 | 2019-06-25

當我們談論香港文學,我們在談甚麼?2019年5月29日至6月1日,為期三日的「在地因緣:香港文學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大學展開。研討會從香港的文學歷史、文化、創作特質、時空想像、視覺元素等角度出發,舉行了兩場主題演講(分別由周蕾與李歐梵教授主講)、一場圓桌討論及十場分組研討。與會者除了有香港各大高校的學者,還有來自台灣、美國、中國、瑞士、星加坡等多國院校的文學研究者,可謂是香港文學研究界難得的盛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