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只有一個,黃金時代也只有一個嗎?廖偉棠為潘源良的新書寫序,今天我們去到世上所有地方繼續自由的追尋,潘源良的方式,除了歌詞,就是這樣一本如他的歌詞一樣坦蕩自剖的回憶錄,剖析他自己,也就是剖析他那一代的香港。 (閱讀更多)
世上每一具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紋身亦然。即使是相同的圖案,刺進不同人的皮層,線條的粗幼明細,落針的手勢輕重,顏色的深淺重疊,作品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變化,因此紋身床上誕生的每一個紋身也是獨一無二,承載著不一樣的故事,過程中必然有血,可能還有看不見的淚,還有更多更多。Ivan 年前開設 Instagram 專頁 @inksofhk,收集大時代下的香港紋身故事,捕捉身體上的,定格他們的紋身事、人生事。 (閱讀更多)
八十後白領港男 #嘉俊 將都市人在歷史夾縫中掙扎求存的一種迷惘人生,書寫成短小精悍的都市小說《單人床》。在亂世中應該如何自處?筆下的頹廢港男如是說︰「最應該便是愉快地做愛,盡情地吃喝,然後再回去做愛。」 (閱讀更多)
今年度香港文學季帶領我們游走於城市和阡陌之間,親近蔬菜,親近香港農業,親近吾土。 拾起鋤頭深耕細作的農務達人 #周思中、與孩子歸園田居的詩人洪曉嫻,以及穿梭街市的煮飯婆、文字編輯饒雙宜,12月4日在一拳書館舉行《親蔬遠近》講座,深究本地菜及異地菜的源流命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