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遊園︰「愛情文學」糖衣,認真你就輸了

報導 | by  李顯華 | 2018-07-22

香港書展為新書提供推廣平台,推動閱讀風氣,本是美事,然而近年被大眾媒體批評,負面新聞不斷,「書展淪為散貨場」已是老掉牙的論述,大抵再無爭議。及後少女模特兒寫真喧賓奪主,進一步令書展形象破滅。2011年起,貿發局嘗試增加文化、學術元素,設有年度作家,舉辦大型展覽,介紹其生平、作品、風氣特色,當中包括西西、也斯、陳冠中、董啟章和李歐梵,推廣嚴肅文學予市民大眾,實為可喜。


2016年開始,書展改以類型文學為主題,如武俠文學(2016)、旅行文學(2017),介紹該類型的十位作家,展覽風格轉變,由嚴肅走向流行。對策展而言看似易做,能吸納流行文學的讀者群,人數容易達標,但實際上是自掘墳墓,前兩年文學界已有微言。到今年的「愛情文學」,更惹來不少批評,箇中的文化探討還是留待他人處理(鄧小樺在端傳媒的文章已有很全面的論述)。本文就書展遊園所得,略述一二。

專題展覽 馬虎程度引人側目

因應「愛情文學」的年度主題,書展三樓展覽廳外的「文藝廊」設立了「文間有情」專題展覽,以九十年代作為時間分界點,介紹十位香港愛情文學作家,九十年代前的代表作家包括張愛玲、徐速、亦舒、依達和林燕妮,而九十年代後就有深雪、林詠琛、鄭梓靈、天航及Middle。


且不論愛情文學選題的問題和揀選作家的爭議,這展覽本身就有很多不足,策展無心無力,不帶期望,來到展區也感失望。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在發佈會上說︰「期望讓廣大書迷從芸芸優秀的愛情文學作品中,對世間真情有更深入的體會。」然而展板上,只概述十位作家的個人資料,講述他們何時出道、有何成就、有何作品等等,維基百科式的資料轉述,絲毫感受不到「世間真情」,也不能深入了解作者的作品特色,更遑論明白何謂「愛情文學」。書展的對象是社會大眾,可以理解展覽要秉持平民化,但不代表可以簡化得只有基本資料,在網上也搜尋得到,其馬虎程度引人側目。

展覽收集到絕版小說、手稿和作家的物品是惟一可取的事,如張愛玲在北角蘭心照相館拍的一輯照片,林燕妮噴上香水的手稿、席宴會時經常使用的十個手袋,鄭梓靈寫作用的一張書桌,深雪的手繪畫作、水晶枱燈,Middle在巴士上寫作用的手機等等。對書迷而言,可以透過這些收藏窺探作家的生活,如從亦舒的手稿可見,她會在某些頁碼上畫上眼睛、雀鳥等圖案來代替「0」這數字。知悉作家們創作的小習慣,實為「文間有情」展覽最有價值之處。另外,展區內會播放部分文學作品的改編電影和舞台劇的片段,亦刻意放置舊式座椅,打造懷舊戲院的風格,打算讓大家透過影像進入作品。這些細碎不完整的影像是否能讓讀者了解作品,真的見仁見智。

整體而言,「文間有情」專題展覽看看就好,認真就輸了。不要期望看展後加深對「愛情文學」的認識,十個作家中,只有張愛玲談的是嚴肅文學,流行文學數量多而雜蕪,很難疏理出「愛情文學」的脈絡。作品如何呈現愛情、愛情背後的思考、作家的愛情觀完全沒有提及,展覽只是表面的人物介紹,未能深化。如果你本身不認識這些作家,展品也只是支離破碎地呈現著,變得沒有意義。年度主題只是包裝的外衣,是幌子,內裡空虛無物。


IMG_1271

展區內播放部分文學作品的改編電影和舞台劇片段,讓入場人士透過影像進入作品。


IMG_1256

雖然展出了作家的物品,但專題展覽只是表面的人物介紹,未能深化主題。


講座有辣有唔辣

專題展覽不濟,只好期待對應的「年度主題︰愛情文學」講座,如陶傑、甘國亮、林若芬「林燕妮香港七十年代愛情文化觀」,沈西城、鄭明仁「三毫子的愛情世界」,鄧小宇、黃念欣「蒙妮坦與玫瑰是怎樣煉成的──六十年代的依達與亦舒」,宋以朗和馮睎乾「破解張愛玲的三個秘密」。深雪、鄭梓靈、天航及Middle也會現身,分別出席不同的講座,與讀者現場交流。當中不少場次值得期待,望能彌補專題展覽的不足,真真正正能帶讀者進入有愛情、有文學的探討。

另外「名作家講座系列」請來二十位名家,包括香港的李歐梵、李玉瑩、馬家輝及周潔茹;台灣的龍應台、駱以軍、幾米、胡晴舫;中國內地的張抗抗、北島、芒克、野夫;馬來西亞的戴小華,及僑居日本的李長聲等等。講座上,除了談論他們創作歷程點點滴滴,也會分享心得見解。同時,今天(7月22日)更有「追念劉以鬯先生——『文壇宗師』的花樣百年」紀念活動。這講座系列的講者陣容,確實令人翹首以待,個人認為是八大講座系列中最為矚目。

書展遊園 一同堅守文化命脈

行遍書展各館,有著濃厚的「散貨」格局,以折扣招徠人流,「新書八折」、「一百元三本」、「買滿五百會有折扣」諸如此類的叫賣此起彼落,顯然是商業主導了文化。毫無疑問貿發局辦展是用商業思維,書展是商業活動,所謂「散貨場」,也是你情我願,書商角度,做到生意最為實際;讀者而言,買書省錢,何樂而不為?

書是商品,要接受市場規則,但是書又不同一般商品,它有著精神及思想層面的嚮導,有著文化意涵,是其最重要之處。賺錢之餘,深層次的推廣、介紹也應比一般商品多,認真賣書的書商會選出一、兩本重點書籍,花心力向讀者推介,這才能彰顯書的價值。然而會場內,人流聚集、鎂光燈閃爍之處,依然是落在青春少艾的模特兒身上,寫真集大排長龍。除此以外,大家便是在搶購特價書籍,但見旁邊用心經營的人眉頭深鎖,人群裡淡淡悲涼。

近年行書展都喜歡逛一些獨立書店、文化組織或外地參展商的攤檔,有時候會買到絕版書籍,或者找到書展發售的新書,如香港文學館的攤檔售賣韓麗珠首本散文集《回家》,以至董啟章及黃碧雲等人的評論合集《沉默發條》。至於外地參展商便首選台灣,台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有大量獨立出版社的書,包括一人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奇異果文創等等,他們的書有著不同野視和多元文化,到此尋寶定有驚喜。雖說香港書展諸多不足,但本土、海外,都不乏有心推動文化、文藝的機構,值得欣喜。

每年都對香港書展死心,信誓旦旦說明年不會再來,結果來了一年又一年,大抵是因為有心人默默地努力,作為支持也好、共渡時艱也好,總帶著對書本的情愫。書展是文化界、出版界的大事,書展辦得差,絕不是浪費了二十五元入場費那麼簡單,還代表著香港的文化命脈出現了問題,關係到出版社、作家、書店及本土的文藝活動,希望香港書展深思這經濟活動架起的、肩負的文化任務。


IMG_9489

香港文學館推出韓麗珠首本散文集《回家》,以及董啟章及黃碧雲等人的評論合集《沉默發條》。


IMG_1228

台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有大量獨立出版社的書,能提供不同的野視和多元文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家訪

散文 | by 孫樂欣 | 2024-10-02

黑吧敬酒

書評 | by 惟得 | 2024-10-02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4-10-02

《只是影畫》的溝通與失效

影評 | by 搬金字塔的螞蟻 |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