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願望石沉大海,多少美夢撒手塵寰,人們丟失希望,丟失為未來奮鬥的理由,畫家高立懷著這種時代鬱結,邀請六十四位作家在《明報》「星期日生活」「流城對睹」專欄撰文寫詩,畫了一年零三個月,近月「水煮魚文化」將連載專欄結集成新書《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是為一本獻給香港的情書,把那些隕落的細碎,煉成永恆。 (閱讀更多)
本地藝團「前半生藝術概念有限公司」的概念音樂會《後人類景觀》,靈感來自董啟章的《後人間喜劇》,邀得本地作曲家梁騫仁及音樂人江逸天合作,糅合極簡主義音樂,以及一系列效果攝影和錄像,編織未來城市的聲音和畫面,牽引觀眾遊進異想世界。 (閱讀更多)
土生土長的中國舞者伍詠豪(Skinny)經歷八年演藝修羅場洗禮,打滾過多少舞林盛會,橫掃多少獎學金,相隔十二年重返不加鎖舞踊館,在他的首部個人創作《专业不专业 Zhuānyè bù zhuānyè》,帶來一場舞蹈專業和身份認同的自我探索,尋找學院從沒教的「香港舞」,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舞蹈。 (閱讀更多)
陳耀成新書《時候》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他早期和近期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李歐梵為這本散文集寫序,分享自己與作者的相識緣分,藉此向港台讀者介紹這位才華滿溢、身兼多種身分的作家導演。 (閱讀更多)
早前有傳媒報導來屆藝術發展局將改選制,甄拔濤撰文回應並提出幾點思考,認為藝發局是值得守住的一個小角落,關於這場選舉的思考,也是一次讓每個藝術家思考自己定位及事業方向,以致整個業界發展的好機會。 (閱讀更多)